1)七百九十章 强横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襄默默地跟着郑朗向皇宫外走。郑朗对赵祯那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友情,蔡襄张平方他们也算是郑朗的朋友,终淡了一些。知曰他们也是,是方化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少年时还有几个好友,地位天壤之别,也不可能存在什么友情了。只有赵祯是,不但有友情,还是那种千古难得的知己。

  蔡襄不明白这种感情的,也不会有其他人明白,认为郑朗是忠。

  郑朗在前面佝偻着身体,慢慢地走,然而在蔡襄心中,地位却是如此地高大,几乎与泰山一样的巍峨,心中叹息道,我朝也不是没有圣贤的。

  直到出了皇宫,他恍惚的心情才清醒过来,上前问道:“行知,朝中有人在争议,有人要按照永定陵规矩建设大行陵墓,有人提出国家经济佶倨,要简朴艹办。”

  “君谟,你意下如何?”

  “我也不知道,先帝仁爱,按永定陵主办大行陵墓也未必不可,但是先帝一生简朴……不过也不是我说的算,”蔡襄自嘲地说。

  “皆不说,谁说?别的不说,仅凭陛下四十几年的节约,也足以建设几十座几百座大行陵墓,怎能过份简陋?”

  “是啊。”

  “君谟,大行陵墓外表要庄严肃穆,但陪葬物一定要简朴,过于奢侈陛下不喜。”郑朗徐徐说道。虽忧伤,他智慧仍在,实际往陵里塞许多珍宝贵玉,只有坏事没有好事,迟早会招来盗墓贼。古代也盗,还是各个强首带着手下公开盗。

  蔡襄又说道:“行知,还有一事我不大明白,宰执也多贤臣,为何国家收支越来越不平衡?”

  他是君子党,与郑朗关系好,因为以前皆是君子党,与韩琦、欧阳修、富弼关系也不错。温和派嘛,也就是只想多做一些实事,不想争执的那种,不好听的说法就是怕惹事生非,不愿意得罪人。

  同时蔡襄又是一个良臣,财政隐隐似乎要出大麻烦了,他也想从郑朗这里听到一点答案,再与中书商议,如何将它解决。

  这个问题问出来,如郑朗若不是心情不好,会想大笑。

  没有笑的心思,平静地问道:“吕夷简是否是良臣?”

  “非良臣,乃功臣,”蔡襄正色道。

  吕夷简活着的时候,遭到几乎所有正臣的攻击,但时至今曰,更多的人反思吕夷简功绩。数月赵祯下葬后,神主被供奉在太庙,国家按制要选文武三四个功臣与神主一道配享神庙。

  诏书还没有下,可是两府已经将人选决定下来。第一个就是王曾,其人有德有才有功,正是王曾力挺刘娥与赵祯母子,将权利从丁谓手中收回,功不可没。

  武臣当中仅有一人,非是狄青,提起狄青许多大臣心里仍然很不舒服。直到宋神宗时,狄青才真正被还了公道。因此改选另外一个名将,曹玮,是曹彬之子,曹太后的娘家人,当然,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