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旱情(续)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太低了。

  因此蜗牛工业,专门设计了一种现用现造的技术方案。

  只见一辆特制工程车,通过吊机将两片薄薄的低碳钢板,塞入工程车的圆柱体压制机中,薄薄的低碳钢板,不到五分钟,就被压制成为一个圆筒管。

  蜗牛工业的技术员,进入压制圆柱的内部,里面有一排孔洞,这是放螺丝的地方。

  将一颗颗螺丝插入空洞中,压上固定架,按下一个开关,随即管道外侧底部,那里设计了一排打螺丝螺母的风炮机。

  一阵轰鸣后,底部的一排螺丝被锁死。

  又转动一圈,给另一侧接口,同样打上螺丝。

  随即另一辆特制工程车,和压制机车来一个尾对尾连接,长度达到10米的低碳钢管道,从压制机车被推过去。

  这辆特制工程车,是专门给管道电镀的车辆。

  技术员迅速给管道一前一后,包裹上一层硅胶薄膜套,这是专门用于不需要电镀的部位,管道两头必须预留一部分,作为拼接的接口。

  很快这段管道,就完成了电镀加工,变成异常牢固的硅纳米钢管。

  被吊机掉到第一个基座上,管道缓缓放下,施工人员用钢缆将管道固定,其实基座上,本身就有一个凹槽,保证管道不会位移。

  这是第一段管道,接下来的第二段,是悬空管道,施工是不一样的。

  电镀车的电镀舱,接收了钢管后,来到要布置管道的下方,然后整个电镀舱,向上整体抬升,将这段半成品管道,硬塞到第一段的接口位置。

  在第一段管道内部,几名施工人员,将运动式管道密封机,开到管道接口处,确保管道不泄露电镀液。

  很快包裹着第二段管道的电镀舱,启动电镀加工,用了大约120秒左右,电镀加工完成。

  电镀液被抽走,电镀车缓缓向前开走,将加工好的管道退出来,而另外一辆特制工程车紧随其后,这是一辆临时支撑车,专门支撑这种悬空管道。

  依样画葫芦,平均每20分钟左右,就可以铺设一段10米的管道。

  而且这种铺设技术,还可以多段同时进行,就算是到时候两段的接口,出现偏差,也可以通过管道调整,实现无缝衔接。

  目前在施工现场的设备,可以支撑两处同时开工。

  一组施工队,一个台班可以铺设240米管道。

  再增加几组施工队,配备上这些设备,一天铺设一两公里,问题还是不大的。

  三个多小时后,两组施工队完成了180米左右的管道铺设,两个基座之间的七十多米悬空长度,并没有影响到管道。

  这些铺设完成的管道,还是半成品,需要完成最后一步,才算完整的成品。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添加真空层,真空层设计的玻璃,已经加工过的硅纳米超薄玻璃,一块块贴合在管道表面,用钢带固定住。

  这些玻璃真空片,会通过再次电镀加工,彻底结合在一起,变成真空保温层,保证管道不会因为冬天,出现低温结冰的现象。

  由于很多零部件,都是自产自销,三米内径输水管道的综合造价成本,大约在每公里274万左右。

  这个成本已经相对比较低了,按照东营——临清的规划路线,总长度大约是312公里左右。

  鲁省官方每公里补贴200万,又包了征地补偿费用,蓝色时代每公里只需要支出74万成本。

  加上沿途加压站,这条输水管道的支出预算,大约在5亿左右。

  管道铺设没有问题,赵晓军和孟建业等人,又来到东营老黄河口的淡化厂,让准备调集工程队伍,加快二期、三期工程。

  预计在未来半年内,将淡化厂的年产量,由之前的1.8亿立方极限,提升到12亿立方的极限。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