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邦有理由相信,其他文明也使用相类似的观测技术,观测太阳系。

  这也是现阶段,联邦各种宇宙飞船、空间站,都纷纷升级改造,增加了防止被观测的保护层。

  黄修远无奈的说道:“为今之计,只能采用保护层,尽可能减少被外星文明观测到的可能。”

  “其实只要我们不采用大型结构,去阻隔太阳辐射,就不会出现明显的痕迹。”另一个院士说出自己的想法。

  黄修远说了一个设想:“或许我们未来可以考虑,改造不规则的小行星,用来作为飞船的伪装。”

  其实这个技术方向,联邦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了,他们的研究项目,都是围绕着伪装技术展开的。

  包括天然的小行星掩体、仿造小行星掩体、调制辐射伪装技术几个方向。

  这些技术方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观测者,看到的太阳系没有人工造物,而是一大片天然小行星。

  其中技术最先进,也是最难的,就是调制辐射伪装技术。

  这个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将外界照射过来的辐射吸收掉,然后发出调制好的辐射。

  要知道,目前最直观的观测技术,就是通过星系的辐射,判断其内在的温度、质量、星球之类。

  至于什么引力波、中微子之类,并不能判断星系内是否存在智慧生命。

  除非人类主动编辑好引力波、中微子,向四面八方发射,这样外星文明才有可能通过破译引力波和中微子,从而发现太阳系的秘密。

  而电磁波和光波通信,由于能量衰竭和宇宙背景辐射的干扰,实际上很难被外星文明接收到。

  除非两个文明的距离非常近,通常需要双方的距离不超过10光年,才有一定的几率,收到对方发出的超长波通信信号。

  而宇宙调查局,已经重点排查了太阳系半径30光年内,所有的星系,目前并没有发现存在外星文明的迹象。

  因此长波通信暂时可以使用,而引力波和中微子,现在已经被联邦纳入严格管控的范围内。

  就算是要进行引力波和中微子的实验,都要经过仔细审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将太阳系的坐标暴露出去。

  就在黄修远等人讨论的时候。

  建木同步轨道空间站上,一个用于测试的电梯舱,从上面被投射下来,通过布置在上面的电磁弹射器,给了电梯舱一个初速度。

  由于同步轨道到近地轨道之间,都是近真空环境,电梯舱被电磁弹射器弹射之后,便高速飞向蓝星地面。

  万公里的距离,对于平均速度3公里每秒的电梯舱,不过是万秒,即200分钟。

  实际上,电梯舱的速度可以更快,只是没有必要,因为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和刹车。

  而且巡航速度3公里每秒,只是在同步轨道与近地轨道之间的速度,靠近地面站两百公里的高度,这个速度必须下调。

  在进入大气层阶段,如果是货物运输电梯舱,速度一般不高于2400公里每小时,同时匀速减速;如果是载客飞船,速度一般不高于1200公里每小时,同样是匀速减速。

  另外,电梯舱在中途是可以停止的,只是在通常情况下,不会选择中途停止。

  而如果要向近地轨道、中层轨道运输物资,可以采用特制的电梯舱。

  当电梯舱达到指定轨道高度时,一边运行,一边将货物舱弹射出去,保证电梯缆绳的畅通。

  测试用的电梯舱,经过3个小时又28分钟,终于从建木同步轨道空间站上,下降到贝尔岛的地面站。

  地面站内,如同一个同心圆的电梯舱,被工作人员迅速卸下来,送入检修室内,进行全面的检查。

  与此同时,另一个电梯舱,从地面站的另一条缆绳上,被发射出去,同时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