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的穹庐系统,就是建造一个大型的防护层,将整个城市都包裹在防护层内部,实现内部的小气候调控。

  这个技术其实是从大型空间站衍生出来的,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极端天气,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预防某些特殊情况。

  穹庐系统的试点城市,集中在漠北、东北、西北和雪域,第一批试点城市,一共有12个。

  乔巴山就是其中一个试点城市。

  此时从乔巴山的上空俯视下来,这里就是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城市”,乔巴山的穹庐系统,包含八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相对独立的保护层。

  如果从远处眺望,这里有点像北平的水立方体育馆,外表覆盖着一块块蜂巢型的高强度材料,看起来像透明的玻璃,实际上强度比高锰钢还高倍左右。

  如果加上一体化的设计,要摧毁穹庐系统的保护层,难度异常的高。

  其实穹庐系统的防护能力,主要侧重于防御自然灾害,至于导弹核弹之类,有激光防御系统、天幕防御系统,以及拦截导弹系统。

  就目前全球其他势力的技术水平,基本没有导弹可以击穿这一套综合防御系统。

  因此穹庐系统的存在,其实是为了抵抗自然灾害。

  其实说到穹庐系统,联邦在北方地区的农业工厂、高防护型工厂,再加上全面覆盖型的超级公路,这些设施是可以连接起来的。

  现在漠北北部,已经大雪纷飞了。

  随着全球各地的气候变冷,未来中高纬度的气温,肯定会逐步下降的。

  穹庐系统的存在,将保证联邦的农业、工业、商业和社会生活,可以不受气候变冷影响。

  就像现在的乔巴山,城区的8个区域,一共有86平方公里的面积,全部笼罩在穹庐保护层中。

  就算是外面气温接近零度,内部仍然维持着20摄氏度的适宜温度。

  这个温度别说漠北本地人了,就算是岭南地区的民众,也可以适应这种气温。

  这也是维奇羡慕不已的原因,要不是联邦的移民申请非常困难,他早就想移民过来了。

  毕竟西伯利亚真的太坑了,以前气温没有现在这么低的时候,都过得非常困难了,就更别提现在了。

  赤塔十月中旬开始下雪,这导致当地的露天农业生产时间不多减少,除非像联邦那样,开始推动室内农业的普及,不然西伯利亚的农业生产,将受到严重的削弱。

  维奇估计了一下今年的无霜期,大概是从4月中旬开始,截止时间差不多是10月中旬,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

  这对于很多短日照农作物而言,还好一些;如果是一些长日照类型的农作物,那问题就大了。

  这还是赤塔的情况,赤塔是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区,更高纬度的区域,无霜期会越来越少。

  一年只能有三四个月,没有冰雪天气,那除了室内农业,其他露天农业,基本可以停摆了。

  维奇和很多在西伯利亚的露西亚人一样,都想逃离那片苦寒之地,渴望着更加温暖的南方。

  只可惜,现在已经不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了,强大的联邦可不害怕毛熊,他们只能徘徊在西伯利亚。

  维奇非常担忧,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这种可怕的迷茫,充斥在绝大多数露西亚底层民众内心。

  和张勤厚讨价还价了一会,维奇买下了7吨番茄,价格是华元每公斤。

  现在露西亚的经济,绝大部分都依靠出口矿物、木材、石油和天然气。

  而这些出口产品的主要客户,就是联邦,联邦的很多产品,同样出口到露西亚。

  只是双方的经济,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且联邦并不看中这个市场,要不是担心毛熊发疯,其实完全可以卡对方的经济,让露西亚的经济瞬间崩溃。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