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东方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设的重水提炼工厂。

  黄修远看到这个发电量,与设计的额定功率,还高出来一些,达到7513~7524兆瓦。

  显然万高峰也注意到这个情况,他解释道:“这是阳电子和负电子湮灭,产生的热能,我们阳电子制造系统,每小时需要消耗35兆瓦的电能。”

  “嗯!”黄修远点了点头,其实不用解释,他也知道这一部分能量的来源。

  万高峰并没有关注发电量,而是有条不紊的安排研究员,开始检测各个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

  之前虽然做多次模拟实验,也短暂测试过氘丸激光聚焦打靶,但是一个系统,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

  果然,随着运行时间一点点过去。

  汤谷一号各个子系统的情况,也真实的反应出来。

  首先是热质子缓冲层,虽然热质子没有热中子那样可怕,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连续轰击,缓冲层出现严重的氢脆和膨化。

  “意料之中的情况,看来必须采用熔盐热交换系统,来取代热交换器和缓冲层。”万高峰一边说,一边将情况记录下来。

  黄修远开口问道:“你们打算采用熔盐?”

  “是的,熔盐的难题主要是内壁管道的耐腐蚀高温高压,公司已经设计好几套熔盐系统。”

  黄修远点了点头,他知道燧人系的科研部,有两个实验室是专门做熔盐发电系统的。

  所谓的熔盐发电系统,其实就是将热交换介质,从水变成熔盐,这也是当前裂变堆的前沿方向之一。

  万高峰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们计划将热质子、热核子,直接注入熔盐中,放弃缓冲层。

  不过这样一来,熔盐中会不断累积核子,这些核子是氘核聚变的产物,复杂的核聚变,产物也并不一定,百分百干净清洁。

  毕竟核聚变会喷射出来的大量中子,这些高能中子,一旦和原子碰撞,极有可能会激发原子转变,变成放射性物质。

  对于这种情况,万高峰也早有意料:“董事长,我的方案是采用定期更换熔盐,当熔盐中的放射性浓度超标,就将这些熔盐更换。”

  说完,他又看了看缓冲层此时的放射性浓度:

  “按照全功率运行的情况,熔盐的放射性浓度要超标,至少需要8个月左右,而我们公司可以处理这些放射性物质。”

  “保证安全即可,你们可以一边运行,一边改进。”

  目前的汤谷一号,肯定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在核废料处理上,燧人系的技术是全球顶流。

  实际上,纯氘核聚变反应中,大体是这样的:D+D=T、氦三和中子。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情况,实际上不存在纯粹的纯氘核聚变,毕竟为氘丸,被磁场牢牢地托住,必须向氘丸中,掺杂一些锂和碳。

  因此整个反应过程中,会有其他的复杂产物诞生。

  如果是以前,或许这些复杂的核废料,会成为难已处理的难题。

  现在却不一样,这些核废料中的氚、氦三,会被重新提取出来,然后混合氘元素,用于制造新的核聚变靶丸。

  而其他的碳14之类,这些放射性物质,会作为核电池、放射源之类。

  燧人系的核工业,会随着汤谷一号的投入使用,变得越来越庞大。

  万高峰团队有条不紊的测试着汤谷一号,汤谷一号整整运行了一个星期时间。

  在此期间,他们发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问题。

  当黄修远收到一份汤谷一号的初测报告时,时间已经来到了3月11日。

  初测报告中,发现了14个问题,而万高峰团队也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些问题中,并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根本性难题。

  毕竟黄修远解决了最核心的中子照射问题,万高峰又解决了托卡马克装置,无法复合阳电子流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不过是小问题,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量产,不过是时间和工程的问题。

  黄修远看完了报告后,立刻批示汤谷基地,做好转移的准备,准备前往西澳的沙漠区,建立汤谷二号。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ω`)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