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绝望_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斯面前,先是跪坐下来,而后面伏于地行作揖礼。

  “公子,快快请起!”

  李斯见状,急忙上前搀扶赵嘉,想要将他拉起来。

  奈何赵嘉自幼习武,虽不到二十岁,却已经拥有不俗力量,铁了心伏于地,哪怕李斯用尽力气,赵嘉身体仍旧岿然不动。

  “先生。”

  “嘉亦知秦国强盛,非仅因其有明君也,乃大势如此。”

  “然嘉为赵国王长孙,又岂能看着敌国越强,而赵国越弱乎?”

  “昔日,秦孝公初登国君之位,秦国尚且只是西方小国,为六国所鄙,六国士人无有赴秦者,秦几乎为六国所分。”

  “秦于如此逆境中仍能变法图强,崛起宛若璀璨星云,何也?只因国有贤君,君得遇贤臣,君臣相宜,两者奋发,方有国强之日。”

  “嘉不才,却也求贤若渴,若先生愿随我入赵,他日吾定与先生共享赵国,先生后嗣,必永享恩泽!”

  古人跪地作揖乃是常态,然而像赵嘉这般面伏于地,却也并不常见。

  身份尊贵者,更不可能做出这种姿态。

  可是如今,赵嘉贵为赵国王长孙,居然向李斯这么一介布衣行如此大礼,可见其求贤之心。

  “公子,何必如此!”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

  哪怕李斯是那种彻彻底底的利己主义者,看到赵嘉如此行径,心中亦是无比感动。

  可惜的是,他有着自己的顾虑与考量。

  李斯见没办法扶起赵嘉,索性也对着赵嘉跪坐下去,继而叹道:“秦孝公时秦国虽弱,却偏安一隅,各国未必能真看上秦国领地。”

  “且那时正值诸国变法之际,乃风起云涌之时,秦孝公又有大气魄,能以举国命运相托商君,商君更是百年难得一遇之奇才,如此方有秦国之强盛。”

  “反观赵国,如今令祖执政,纵然吾奔赴赵国,亦只能为公子麾下门客耳。”

  “纵令祖百年以后,亦有令尊继承赵王之位,何时才能轮到公子?”

  “以秦国之强盛,真要等到公子即位以后再重用李斯,纵然公子贤如秦公,李斯才若商君,亦难挽广厦将倾之势矣!”

  “况李斯听闻,令尊宠爱幼子,并不待见公子,纵令尊日后为王,数十年后,公子也未必能够继承王位。”

  “如此,又何谈中兴赵国之说?”

  听到李斯这般肺腑之言,赵嘉终于抬起了头,不过眼中却满是灰败之色。

  他知道,自己的举动的确打动了李斯。

  可惜正如李斯所言那般,纵然李斯跟随赵嘉入赵,又能很快身居高位吗?

  绝不可能!

  赵国若可不像秦国,秦国国君对待商鞅、张仪、范睢这种无名之辈,都能任人以贤,以国运相托。

  可惜赵国贵族林立,朝堂更是派系众多,纵然也会引进有名望之人,却也大多只是借用其名,而非用其才。

  似乐毅这等贤才,逃入赵国以后,赵王也只是用其名,而非用其人。

  至于李斯这等出身不好的无名之辈,纵然赵嘉再如何举荐,也不可能在赵国朝堂立足。

  不说赵王、赵偃以及赵国文臣不同意,纵然是上将军廉颇,恐怕也会心有排斥。

  此时,赵嘉似乎有些明白,为何秦国历代名相不绝了。

  并非天下没有贤臣,只是诸国不肯用耳。

  如此六国,再不变法图强,从根本做出改变的话,又如何与秦国抗衡?

  想到了李斯所说的一切,赵嘉心中,忽然产生了一丝绝望。

  “难道,赵国真的难逃亡国命运?”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