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郑国_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能够提前预防旱灾、蝗灾,却眼睁睁的看着它们爆发,郑国只感觉无奈与悲痛。

  “可惜老师满腹才学,诸侯竟然无人能识!”

  许仲击掌而叹,为自己的老师感到遗憾。

  郑国无力瘫坐在干裂的土地上,目光没有焦距望着田间蹦跶的蝗虫,脸上满是无奈的苦笑。

  “老师,赵国平岐君公子嘉贤明远播,求贤若渴,只要有真才实学之人,无论出身何者学派,皆能虚心采纳。”

  “既然韩王没有识人之能,不肯让老师一展兄中所学,老师何不弃官而走,前往中阳投奔平岐君?”

  郑国闻言,灰败的脸上浮现出了些许光彩,不过很快就褪去了。

  赵嘉的名声,郑国何尝没有听过?

  他曾经也考虑过前往中阳投奔赵嘉,只是想到赵嘉对于商人的重视,很快就掐灭了这个念头。

  农家主张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农家除了主张人人平等,希望君王与百姓一同从事农耕,最重要的主张就是重农抑商。

  农家认为商人逐利,若给商贾便利,则人人企图不劳而获,那样就没有人从事耕种了,就会让国家走向衰弱,

  农家重农抑商的思想,被诸侯国所接纳。

  只是欲使君臣并耕之主张,却是触犯了统治者的逆鳞,这才不被重用。

  这种主张与孔子的‘君臣’思想相悖,再加上曾经有两个儒家门徒,弃儒家而跟随农家许行,以致儒家与农家结怨。

  孟子甚至发书激烈抨击农家思想,称‘所重民食’,此百姓所长也,牧养天下,此圣王所长也。

  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有悖上下之序。

  儒家的抨击,再加上其主张的确不被诸侯所喜,这才导致了农家的没落。

  时至今日,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农家,已经开始逐渐撇弃君臣共耕的思想,只是农为本的思想,却从来不曾转变过。

  “平岐君虽招贤纳士,奈何其太过注重商贾之利,未必肯采纳农家之言。”

  许仲闻言,遂不再多语。

  赵嘉注重商贾之事天下皆知,正是因为赵嘉给商贾的便利,这才导致九州大商贾纷纷前往赵国经商,让赵国赚了不少钱。

  就这样,师徒两人看着干裂的土地,以及田间那些活蹦乱跳的蝗虫,居然都有些不知所措。

  “荒谬,简直荒谬之际!”

  就在此时,两人忽然听到了激烈的斥责声,急忙抬头望去,却是发现两个身穿儒衫的士子,正拿着一张告示,边走边高谈阔论。

  “干旱、蝗灾乃天授,平岐君不思祭天、养德平息天怒,反而下令百姓群起灭蝗,此举岂非妄遭杀孽,有悖天意?”

  “是极是极!”

  “最让人难以接受者,乃是这平岐君居然当众烹食蝗虫,并且下令官府以钱粮、谷粟向百姓求购蝗虫,而后又将这些蝗虫当做菜品在天香楼推出,简直有辱斯文!”

  郑国、许仲听着几个儒生的谈论,当即面面相觑。

  他急忙起身拦住几个儒生,先是向他们施礼,而后问道:“不知诸位所谈何事?”

  这几个儒生士子打量郑国、许仲穿着,倒也没有因为他们穿着朴素就轻视,反而将拿着的告示递给了郑国。

  “先生且看,此乃平岐君在上党颁布的文书,简直荒谬之际!”

  郑国接过告示,看完里面的内容以后,忽然感觉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他猛然转头看向许仲,喝道:“收拾东西,辞官前往赵地!”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