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殿议_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极力举荐,两位乐将军定可为国效力。”

  乐乘闻言大喜,急忙拜谢。

  就这样,在将渠等燕国公卿举荐下,乐乘跟随卿秦,统兵二十万进攻代邑,其中七万精锐,余者皆为老弱、女子,负责后勤运输。

  本来,乐间亦可跟随栗腹统兵四十万,进攻鄗邑。

  只是乐间素与栗腹不和,再加上乐间心中恼怒燕王不听自己建议,又觉得此战胜率不大,故拒绝参战。

  燕王怒,除其官职、爵位,以致乐间赋闲在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燕国紧锣密鼓,准备攻赵事宜的时候,密探早就将消息传到了赵国国内。

  赵王得知消息,急召群臣议事。

  赵国王宫。

  有武将出班,厉声喝道:“燕国刚刚派人与大王交好,转身便举国来犯,此等背信弃义之徒,末将愿出兵破之!”

  其余赵国将领,也都义愤填膺,纷纷出班请战。

  不得不说,燕将乐间忧虑的没错,赵国虽经历长平大败,却也连年征战。

  赵国不仅百姓善战,将领也都如此,绝非碌碌之辈。

  哪怕燕国此来声势浩大,赵国将领居然也没有怯战者。

  反观赵国文臣,却大多面露忧色。

  赵国大夫出班奏道:“长平大败,我国青壮几乎损失殆尽,如今虽已过去九年,遗留下来的孤儿,也大多没有长成青壮。”

  “纵然以举国之力抵御燕军,恐怕也只能调动不足十万军队。”

  “燕军数倍于我,哪怕最终依靠城池勉强挡住了燕国进攻,赵国恐怕也是伤亡惨重啊。”

  “依臣之见,当与燕国和谈,纵然付出些许代价,也应该尽量避免战争爆发。”

  这位赵国大夫话音落下,就有不少文臣出言附和。

  赵国军民虽然善战,这些年终究伤亡太多,贸然发动举国战争,恐怕会有亡国之祸。

  文臣考虑的事情,普遍都比武将要多,自然更希望能够通过谈判,避免这场战争。

  赵王面露犹豫之色。

  他也在担忧能否挡住燕国进攻,如果通过和谈让燕国罢兵,又要付出怎样代价。

  就在赵王犹豫不决的时候,赵国上卿当即出言反驳:“燕国既然已经全国征兵,自然是下定决心前来攻赵。”

  “纵然能够通过和谈避免了这场战争,我赵国恐怕也会付出很大代价。”

  “如此,岂不使敌国越强,而我赵国越弱乎?”

  “燕人贪婪,见不动刀兵就能获得利益,必然以为我赵国可欺,若再次出兵恐吓,又当如何应对?”

  赵王心烦意乱,问道:“那么上卿以为,当如何应对?”

  赵国上卿答曰:“臣以为,当以战争防御为辅,联合其余国家威吓燕国为主。”

  “只要派出策士,说动其余国家发兵来援,定能逼迫燕国退兵。”

  赵王闻言,不禁有些心动。

  数年前邯郸被秦国围困,也是因为有策士说动楚、魏两国发兵来援,才最终击败秦军。

  赵王环顾众人,发现绝大多数文臣武将,此时都微微颔首。

  很显然,他们觉得赵国上卿所言,乃两全之策。

  只不过,当赵王将目光放在廉颇以及赵嘉身上后,发现廉颇与赵嘉二人,尽皆面无表情,不由心中微动。

  “廉颇为赵国上将军,这些年经历战事无数,能沉住气也是情理之中。”

  “嘉儿亦是如此,到底是强作镇定,还是不关心赵国生死呢?”

  念及于此,赵王当即问道:“赵嘉,你为王长孙,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