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4章 安史之乱,拜拜_穿越大唐贞观时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本就不是为了陛下您和如今的这个大唐。”“而是为了百年后,几百年后的大唐和这我中原百姓。”

  “这种眼界和他的这颗心系天下苍生之心,纵观古今,怕也是没几个人能够比肩。”

  “陛下您若是询问臣的意思?”

  “那么臣觉得。”

  “如今就算是准许李秋之上奏,目前来说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无足轻重。”

  “但从长远来看,确是有些好处的。”

  “就当是您平日里,宠溺太子和魏王一样。”

  “不妨就随了他的意吧。”

  听着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摇头笑了笑。

  “你这个当舅舅的,倒是比我还宠着他。”

  “不过这件事毕竟不是小事。”

  “交给朝臣讨论一下,听完各方的意思,最终再定。”

  ……

  随后,关于胡人和异族这件事,就在朝堂之上引来了颇为大的议论。

  只不过出乎了李秋的意料,这一次支持自己观点的人却明显占了多数。

  这里面,像柴绍、王珪、魏征、韦挺、唐俭、秦琼、尉迟敬德等人自然是不用说。

  定然是坚定的站在了自己这边。

  像马周、段仑、宋佑、高季辅、屈和泰,都是近来李秋一力提拔起来的。

  都义无反顾的充当了排头兵。

  而那群一贯中立的官员们,如令狐德棻、温彦博等名儒。

  这一次也是非常赞同李秋的观点。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大唐的百姓,用不着胡人来治理。

  我大唐的命脉,更不能交到异族人的手中。

  大唐之气节,尤其是贞观之风,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开始显现。

  除了这些人之外,魏王府在岑文本的主导下,也是向着李秋这边倾斜。

  这种能够借助他人东风,来打击东宫这边势力的机会,魏王府自然是不能错过。

  在有了魏王府这边势力的倾斜之后,这场争论最终还是向着李秋方面所倾斜。

  东宫的势力和以高士廉为首的一些士族官员,虽顽固抵抗,但也难挽大局。

  最终,李世民还是亲下旨意,准尚书右仆射李秋所奏。

  从即刻起,胡人等外迁而来的异族人,不可升任官员和军中将领。

  除此之外,异族人在来到大唐之后。

  须一切以我大唐为尊。

  不可雇唐人为佣、为仆。

  原则是不许娶唐人女子为妻。

  而那些执意要娶的,也可以。

  但是娶亲之后,外族人就再也不可以离开大唐境内。

  这也算是对李秋的这个构想的一个补充和完善。

  在这件事尘埃落定之后,李秋算是颇为欣慰。

  能够以一己之力,生生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轨迹。

  将以后安史之乱的种子生生碾碎。

  为这盛世大唐续命,为后世的无数百姓减灾。

  李秋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而在另一边,李秋的心意得以完成。

  高士廉,尤其是东宫方面,自然是气的火冒三丈。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