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意义。

  武顺见父亲颇有点“人之将死”的意思,便劝慰道:“阿耶同母亲安心住着就是,长安虽不比往前繁华,却也宽松许多。听闻如今洛阳,但见千牛刀出鞘,便没有不惊惧莫名的。”

  “顺娘勿要多虑,老夫自从回归长安,自是求活求存。能多活几年,都是好的。城西这些个商贾,不也常说‘好死不如赖活’么?话虽直白粗鄙,却是对的,道理就是这般。”

  大约是觉得有些“苟且”,武士彟自己都笑了,然后又摇头晃脑道,“如今山东人,也不比老夫强了多少。”

  “阿耶,这一回,待出脱了手中物业,我便不留长安。”

  武二娘子一脸英气,此时的她,若非和梁丰县子有着干系,只怕早就要被逼着婚配。

  如今的长安城中,像武氏女这般二十岁还不嫁人的,简直就是珍稀物种。

  虽说武顺娘武媚娘也时常前往武汉,但因为家族存续,也不得不“抛头露面”做着本该是两个兄弟应该做的事情。

  好在因为有梁丰县子光环加持,加上当年长安令源坤罡留下来的老部下照顾,又有武汉百货的门路,武氏家业在迁都前后几年,着实是恢复了不少。

  阿奴之所以轻装上阵前去武汉,也是不需要再去给武氏女帮衬什么。

  到如今,武士彟自忖就算没了那点长安城外的田产家业,也能留个“基业”下来给儿子。

  至于女儿,将来能成奥援最好,不能成,也是各自造化,不能苛求什么。

  “好,也该去武汉。到武汉,总要太平的多。”

  说着,武士彟有些欣慰地说道,“若非老夫连累,你母亲同去武汉,太平养老最好不过。只可惜,二娘你自幼聪慧,当知道其中苦处。”

  “阿耶放心,我省得。”

  言罢,英气勃发的武媚娘又道,“待我到了武汉,再同族人联络。皇帝这严查‘滥伐’的风波过去,愿意再做事业,便置办些物业。若不愿意再冒险,我自去寻张小乙,有个铺面入股也是好的。逢年过节能分些红利,能度日便好。”

  “你有计较,那是最好不过。”

  武士彟十分欣慰,武氏还能不倒,到如今也是多亏了两个女儿能出卖“清白”。虽说江南子不曾真的用武氏女暖榻,可也差不远多少。横竖武氏如今,也不过时靠着“卖女儿”度日。

  和普宁坊住着大宅子的武士彟不同,当年的不少老哥们,如今能占个三进临街宅院,那就是日子好过的。

  有不少的,就跟刘世龙似的,全靠亲朋好友“接济”,才能勉强应付应付。

  刘世龙固然是故意的,但有的,那是真·吃救济。

  比如刘政会一家子,好歹论起来还是河南刘氏,并且首义有功,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人死如灯灭,长子把渝国公爵位混到手,那也就是混到手,混的还不如当年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