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既为扬子县老父母,教训几个逆子,算得了什么?谁叫他们不生儿育女又不愿意依法纳税的?”

  “……”

  “放心去做就是,怕个甚么?你一个主薄,得罪了扬子县的土鳖又怎样?本县疏通干系,三年五载调去江南,谁能耐你何?本县和诸位同僚只要政绩斐然,离任之后的民情怨念,干我等屁事?那是以后扬子县县令主薄该操心的……”

  “明府高见!”

  主薄顿时竖起大拇指,一脸的顿悟。

  心中又想起刚才李县令自称扬子县老父母,主薄更是觉得深不可测:往常有人奉承县令是父母老大人,可见一县之长于治下百姓,犹如父母。百姓如子女,县令如父母,子女孝敬父母,很合理嘛。

  留守京城的那帮拍马屁狂人听说江淮行省治下扬子县成了试点,便不再去纠结这件事情,给皇帝发了个快递,表表功,这件事情,暂时就到此为止。

  至于扬子县那些出海捞钱的青壮脸上虽然笑嘻嘻,内心肯定妈卖批,这一点都不要紧,也不重要,反正还能翻天不成?

  “日他娘的鳖蛋,这日娘的公文是拿来擦腚的不成?老子在外迎风搏浪,不但要抓紧日婆娘,还要多生多养,还要早点嫁女,不嫁就要多缴税?这坏透的主张,难不成又是洛阳老爷的新把戏?日了天爷!狗日的——”

  “噫,娘咧。这管天管地,还管老子生男生女。官府往常催着婚配,也没见说要多缴税,甚么狗屁不通的玩意,俺家囡囡十五六岁不嫁人咋咧?老子愿意养她到二十岁,三十岁,养到死!做这公文的,姨娘养的!”

  “吔,还好俺不曾迁入扬子县,要是不然,还不要入彀为鳖啊。这都是甚么怀中的琢磨,卖沟子的瓜怂……”

  叫骂的糙汉多不胜数,原本出海一趟,回来多弄几个婆娘,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可扬子县陡然来了这么一发,顿时浑身难受了。一个不注意,万一婆娘怀了孩子,来年生个女子,十六年后自己得付出多大的一笔财富?

  至于那些本来就有子女的,更是恶心的脸皮抽搐。

  女子十六不嫁人要缴税,男子二十不娶还是要缴税,缴税缴税,缴你娘个税。

  多子多福,多子多税……谁想出来的缺德点子,无数船上好汉恨不得冲到洛阳把留守京城的砸碎剁了喂狗。

  不过这些底层糙汉了解到的公文,只是大概,真正细致的,却还在广州交州这等岭南边陲之地。

  只是新政试点,多在港口,也是稍稍让有心人琢磨其中的味道。

  再想起“以奴换奴”的传说,以及东天竺北天竺诸邦的十几年混战,这几年眼界得到极大扩张的唐朝土豪,纷纷揣测其中的好处到底有多少,才让朝廷直接豁出去脸皮,连哄带吓的这般催促生产。

  武汉没有被用作试点,自然是有考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