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过杜如晦却对端木蔓菁保证,这两年肯定能发布。

  同样的保证,端木蔓菁从辽东王孝通那里,也听到过。不过这样说的人,却不是王孝通的弟子,而是沔州长史张德。

  而现在,杜如晦突然告诉端木蔓菁,三年前,作为宰辅的杜如晦,已经和张德有了默契,要灭绝五姓?

  回去办公的端木蔓菁久久不能平静,他突然觉得,梁丰县男张德张操之,并非传说中的那么平易近人犹若汉时东方朔前隋侯君素……

  那种喜庆滑稽又颇有聪慧的形象,让人觉得亲切。可当杜如晦陡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端木蔓菁品味三分,只觉得江阴子深不可测。

  而就在这个要紧当口,新郑县的“飞骑”马不停蹄前往河南府前往东都,传来一条惊心动魄的消息。

  “康大令!洧水有民变!速将消息传回长安——”

  杜如晦也收到了消息,刚刚坐上总统宝座,结果治下就出了民变。这个事情,多少要负点责,当然,实际情况是半点责任都不会有。黑锅,自然是由郑州和新郑县来背。

  “总统,变民并未啸聚山林,反而打造了器具舟船,过新郑顺洧水治下长葛。眼下已经到了许昌,离鄢陵也不远。”

  “消息从何处传来?”

  “许州统军府。是……贞观五年左骁卫的人。”

  “嗯。老夫知道了。”

  关于民变,杜总统淡定的很。当初他自请东行,特意在“治军事”这件事情上留了一手,他不打算掺合军事。整个总统的职务,只对政事民事俗务负责,军事是原河南道各统军府也就是如今折冲府的事情。

  至于驻守东都诸卫,他半点调动的权力都没有。

  当然,他也不需要这个权力。

  眼下的事情,他只是负责把消息从官方渠道传递回长安,这就是有功无过。

  剩下的,是长安方面的反应、决断、执行。

  考验的不是他杜如晦,而是侍中魏征、中书令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房乔。

  “这……这怎会有民变?!”

  重臣中自然有不知道行情的,但有些时候,这种问题只会是明知故问。

  “山东诸道旱灾,之前就有消息的,有民变,也是正常的事情。”

  “可……可哪怕是……”

  有人想说贞观三年那光景,民变也不曾在河南府附近啊。这也太扯蛋了,这怎么可能?

  “听闻河南颇有几个地方绝收,灾民聚集逃荒,几成流民。”

  “灾情也不至于和贞观三年相比吧?”

  当时可是水旱蝗汤……嗯,没有汤。

  “你知道个甚,噤声,莫再言语!”

  有人打了眼色,一时间,这话题竟然就绝了下去,不过长安的官僚们,却忧心忡忡起来。

  不久之前,数万人先突然离开了长安洛阳,结果马上就迎来了山东大旱?

  “山东大旱?”

  沔州长史张德笑了笑,“怎么不说山东大汉的?这日子,我看那五姓七望去宠妾屋中,看到的也不会是满身大汗的,估摸是满身大汉吧。”

  “你怎地笑的这般鸡贼,又是个甚么不要脸皮的说道?”

  李芷儿正誊抄着账本,笑着白了他一眼。

  张德便笑呵呵地在她耳边解释了一番,安平顿时大笑,然后面红耳赤地瞪了他一眼:“呸!你这狗东西……”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