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怀德碑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毫无疑问,君臣皆是霸气绝伦之辈,根本无视了宵小。

  这块“四夷怀德碑”,最后的落脚处,就是李皇帝的百丈坟头。

  帝陵的门口,什么功绩都不如这么一块石碑来得直观明了。

  孔颖达、褚遂良可不是什么人血馒头都愿意吃的。

  “将军。”

  “斩获如何?”

  “杀了百几十,大多都逃了。马匪甚多,看马匹,河北刀客不少。”

  “刀客……求财的江湖儿。”

  程处弼点点头,吩咐道,“你们不缺这些功劳,拿去跟玉门军换钱吧。”

  “玉门军全给吗?”

  “怎么?”

  “标下有个乡党,在姑臧当差。”

  “那边折冲府日子不好过?”

  “这几年凉州实在是太平,丝路驿站弥补,定期又有运盐的队伍,蕃人都愿意缴税来换盐还有驻军护卫。他们不造反,又不比别处,可以杀良冒功。”

  陇右以前普遍杀良冒功,李大亮治理了一回,侯君集治理了一回,郭孝恪又治理了一回,最后靠着丝路发达,以及“盐业换产本”的国家业务,这才稳定下来。

  因为统军府时期就减少了军府,改名“折冲府”之后,军府又减少了一半。警察卫后来扩编,陇右也是第二次扩编的试点。

  而且随着国朝人口不断增加,警察卫的权重越来越高,改制警察卫已经有点刻不容缓的意思。

  在孔颖达成为国朝教育部第一任总理大臣的时候,警察卫背后的大佬,也不是没想过促成警察部,只是制度建设还没有思路,只好作罢。

  现在主要还是累积经验,等待时机成熟,总管警察、差役、不良人、探马等等组成的部门,就会应运而生。

  此时陇右警察数量不少,而且吃饷远比不良人高得多,因为认真来讲,陇右警察是拿双饷,一份是县内差役的正常俸禄,这钱早先是县令掏一点,现在直接就是县内财政来出。

  另外一份则是警察卫的津贴,纯粹的银元到手。

  所以陇右警察固然还是有黑吃黑或者杀良冒功,但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的外来警察没有以前那么疯狂。

  即便是本地的坐地户,往往也是换了皮,体面事情可以做,不体面的事情,那是能不做就不做。

  治安好转,边民冲突锐减,自然就没有驻军什么事儿。

  军府当差靠的是什么?是功劳。

  除非是老油条,觉得自己升迁无望,那就带着军府大兵做生意。全国数百军州,带着府兵做物流、矿产、林木、石料、山货等等生意的军府小军头不计其数。

  而那些有志青年,就有点坐蜡。

  “这都冒出来恁多乌合之众了,太平个甚!”

  程处弼不屑地嘲弄了一声,然后道,“罢了,你都求到老夫这里,还能不给你一个面子?拿一串人头还是耳朵,你自己定夺。”

  “是!”

  过来说项的军官咧嘴一笑,忽地又道,“将军,那家伙有个侍妾生的女儿,生的极好,模样甚是俊俏,我还带着素描呢,将军看看?”

  说着,这军官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打开一看,果然是素描。

  只看画像,当真是活灵活现的小美人儿。

  樱桃小口大眼睛,鹅蛋脸看得出来很丰润,吃得应该不差,是富着养的女儿。

  “噢?这小娘不错。肤色如何?”

  “那侍妾本就是杂种,是个商人跟波斯胡姬生的,肤色倒不苍白,但还是白。”

  “嗯。”

  程处弼听了很满意,微微点头,“若是胡姬,体味甚重,硬的起来下不去鸟。老夫到了姑臧,领人过来看看。若是合用,就跟老夫前去京城享福。”

  “是,标下先替他多谢将军厚爱!”

  “传令下去,再休整一晚,老夫若料不差,这些乌合之众还没有丧胆,入夜定要再来试上一回。”

  “是!”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