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共同认知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里可以种地,哪里可以山地畜牧,哪里有水源,哪里有盐碱地,哪里可以中碱蒿子,哪里可以种桑麻……这些原本在家乡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远方,每一个消息,都要掏钱。

  不是说没有院士想要互通有无,集资买消息买“舆图”的也不在少数。但这种事情,没有背后“金主”“老爷”们先行通气,他们自己干就是找死。

  勘探队十几年下来死了多少人,外界是不知道的。

  但死多少人,勘探队还是要去看山林水泽,还是要去敲一敲荒山野林里头的一块块石头。

  天知道这里那里是不是有金矿银矿煤矿?

  正如三大船团一直在海洋上作死,陆地的勘探队同样没有停歇脚步。

  不管是知识、冒险、利益或者其它什么驱动着,这个事业是不会轻易停下脚步的。

  进奏院外,南市的“关中会馆”中,有个老汉正小心翼翼地研磨着咖啡豆,然后用纱布过滤着煮开的咖啡,给在座的一个个端上。

  “‘卡瓦哈’好了。”

  “嗯,有劳。”

  会馆内有些安静,关中汉子大多沉稳,略微喝了一点苦到眼睛圆瞪的咖啡,有个中年人抖了抖袖袍:“这‘卡瓦哈’真是苦的骂娘。”

  “加糖么,加糖就不苦了。”

  “苦了好,苦了提神。这物事,也就西军给大兵配着。那豆子贵的要死,在岭南都能当钱使。”

  众人说着,却听一人咳嗽一声:“‘华润号’那边买的河中消息,都看过了?”

  “看过了,窦公,有甚说道,讲讲?”

  “对,窦公,讲讲。”

  “那就讲讲。”

  “窦公”于是看了看周围,道:“河中北地要是种麦,一亩能出八十斤。不算多,但在河中,够了。”

  众人纷纷点头,就河中那点人口,突厥人跑的比兔子还快,留给唐朝的人口,有没有原来的一半还两说呢。

  典型的“地广人稀”,还特么没什么人折腾。

  放中原的话,那真是优质条件,但在河中,就是场冒险。

  “要是引水呢,这产量,我看能翻一番。就是河中入冬,难熬,比辽东都难熬一些。”

  “那消息上说,不是还能种棉花吗?”

  “种是能种,可眼下最好的棉种,都在河北。朝廷未必会愿意让良种流入河中,都知道套种好,可这也得能过手才行。”

  “别说棉种,就咱们现在这杯子里的物事,你瞧见交州人弄去天竺没?李交州杀人可不手软,你要是敢在东天竺种‘卡瓦哈’,包你死全家。”

  “这要是朝廷能占住了东天竺呢?”

  “那就是两说了。中国之内,有甚不好做的。”

  听着也是微微点头,这其中的区别,大了去了。

  “我看啊,可以搞搞。咱们关西的乡党,得找门路。隆庆坊那里,可以走一遭。我可是听说,那张梁丰这几个月,都是住在……”

  “住口!”

  有个老汉顿时跳了起来,连咖啡都洒了一地,急急忙忙地冲过来,指着乡党吼道,“你他娘的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那口无遮拦的也是一个激灵,连连给自己打了几巴掌,额头上冒着冷汗,冲老汉道:“多谢窦公,多谢窦公……”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