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一个好班长的自我修养_重生之似水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不到,在学校却谁也逃不了。

  这个年代的学校,除了学习之外,课外劳动也不少的。

  就比如,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为东北的冬天太冷了,单层的窗户是无法过冬的,即便是双层窗也要封死。

  所以,要先把窗缝、玻璃缝糊上一层纸条,再在窗户上蒙上一层塑料布,钉死,保证寒气不会侵入。

  这些类似于把自己塞进密不透风的罐头里的活,都是学生自己干。

  当然,光密封的好还不够,还要在教室中间搭建一个土炉子,做为一冬天的取暖源。

  这个活就不是学生能干的了,这是全班一冬天的保障,马虎不得。

  所以,炉子搭的好不好,决定了这一冬天是不是遭罪。

  里面的学问不少,炉子搭的好,怎么烧怎么旺。搭不好,不但不好烧,还四处冒烟,就等着遭罪吧!

  而且,还不能搭的小了,那么大个教室要是炉子小了,也暖和不起来。

  一般情况下,老师也没这个手艺,都是请学生家长过来帮忙。

  砖、泥、炉箅子和烟囱,都是学校准备好的,去后勤处领。

  老师则是和学生们沟通,谁家长有时间,手艺还不错的,就请过来帮着弄一下午。

  也不难找,家长们也都愿意来帮这个忙。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唐爸还去给帮过忙呢,而且是三个班!

  那时候,哥仨一个人一个班。

  有了炉子,就剩燃料的问题了。

  一般都是烧煤,而团煤球又是一项需要提前做好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自制蜂窝煤。

  煤这东西和木柴正好相反,木柴是块儿越大,越不容易着。

  而煤是大块儿的容易着,越碎越难烧。因为空气不流通,有的时候还容易把炉火压灭。

  所以,为了让碎煤,或者说就是煤粉也烧的旺,就要把碎煤和煤粉做成大块儿的煤球儿。

  还挺繁琐的,要把煤和黄土过筛子,把块煤挑出去。剩下的煤粉按一定比例和黄土粉混合,然后加水和泥。

  就跟小时候玩泥巴一样,把煤泥团成一个个球儿,再晒干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就是十四班一下午的工作。

  中午一下课,一辆辆煤车、土车就进了学校。

  西、南两排校舍,每个班门前都定量卸一点,堆出一黑一黄两个大堆。

  煤是正好烧一冬的量,土则是团煤球和搭炉子用。

  这种事也用不着刘卓富,上午最后一节课都甩给了齐磊。简单交代一下,下午就不打算来班级了。

  对此,齐磊也是轻车熟路的,毕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干,这都第十个年头了,能不清楚吗?

  派吴宁、卢小帅,还有蒋海洋,跟着董伟成回家。

  他家有一个大号的筛子,盖房子筛沙子用的那种,拿过来绝对是西、南校舍最拉风的工具。

  程乐乐自告奋勇,糨糊她解决,她妈熬糨糊是一绝。

  剩下家在尚北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