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7、第 157 章_[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阿哥在五台山摔了腿,养伤期间不知道看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本,脑子也跟着坏掉了,胤禟胤俄无奈的听着他们家九哥胡说八道,眼疾手快的把他想藏起来的话本抢过来,然后不约而同看向旁边的太子殿下。

  话本封面上,《鬼狐传》三个大字格外惹眼。

  太子嘴角抽搐,咳了两声就要喊何玉柱,喊了两声没听到回应,这才想起来何玉柱被派去送消息还没回来,于是甩锅甩的更加理直气壮,“二哥怕你们九哥在屋里待的无聊才让人给他找话本,谁知道混了本这个?”

  《鬼狐传》就是《聊斋志异》,传闻蒲松龄自幼对民间的鬼神故事感兴趣,他生在书香世家,年轻的时候也想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考了几次没考上便熄了考科举的心思,专心在家著书,同时搜集鬼神故事的素材。

  他从康熙元年开始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的时候初稿才出来,定名为《聊斋志异》,民间流传的时候也叫《狐鬼传》,一问世就风行天下,不光有翻刻本,相继还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可以说是当朝最畅销的闲书。

  所有人都爱白日做梦,尤其是寒窗苦读的书生,谁不想在夜深露重的时候出来个报恩的狐女或者心地善良的女鬼伴他们度过漫漫长夜,至于狐女和女鬼会不会吸他们的阳气正,在他们心里,被吸阳气的都是别人,来找他们的肯定都是万里挑一的好狐狸和好鬼,恨不得把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他们,只求在他们身边当个小妾,怎么可能会害他们。

  都自信着呢。

  回归正题,不管这书在民间传播的有多广,也没哪个家长乐意把书给还在念书的孩子看,他们是大人,大人不怕学坏,小孩子不行,万一看话本看魔怔了大半夜的去坟地找女鬼,他们哭都没地儿哭。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自然是真的有人那么干了。

  蒲松龄的文笔没的说,写的又是鬼狐花妖这种方便放飞的故事,很多情节都很怪异诡谲,偏偏故事又很有逻辑,放在故事里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自从《聊斋志异》一书发行,荒郊野岭的破庙就再没缺过人气,甚至还有些胆大的家伙特意去找闹鬼的老房子探险,实在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太子爷在心里将那些找书的侍卫骂了一顿,然后面不改色的把书没收,“这书暂时不适合你看,等你长大了再还你。”

  胤祈不缺书,也不在意手边有没有东西解闷,他又不是普通小孩儿,想玩儿还找不到能玩儿的吗,他生气的是哥哥弟弟联起手来欺负他。

  要是这《狐鬼传》不适合他看,肯定也不适合胤禟胤俄看,臭弟弟们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