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1章 大唐将帅28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料上记载,宰相裴度到蔡州,

  “李愬具櫜鞬以军礼迎度,拜之路左”,李愬身穿櫜鞬服,以军礼晋见裴度,裴度表示不敢当。櫜鞬服是唐代一种特殊的戎服,形成于西北,这身装束大致是,

  头上戴着红抹额,下身穿着袴奴,脚上穿靴,左手握刀,右边佩櫜鞬,“櫜以受箭,鞬以受弓”,櫜鞬是盛弓箭之器,意思就是佩弓带箭,

  李愬身为节度使,以这种武将装束迎接宰相,有一种自降身份的意思,表示对朝廷的尊重。李愬告诉裴度,“此方不识上下等威之分久矣,

  请公因以示之”,裴度就以宰相之礼受其拜谒,让蔡人见识了早已陌生的朝廷威仪,在场的蔡人皆耸然动容,仿佛又回到了天宝时期。淮西平定后,上下形势一片大好,横海节度使程权请求举族入朝,

  得到唐宪宗的批准,沧、景(今河北景县东北)二州回归中央政府的管辖,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刘总请以所部归附朝廷,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请以二子为质,献德(今山东陵县)、棣(今山东惠民县南)二州,

  王承宗死后,其弟王承元上表请朝廷命帅,藩镇纷纷向朝廷表达忠心,为朝廷鞍前马后地效劳,唐宪宗一统天下的雄心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吴元济在长安被斩首,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弟弟,也被处决。

  李愬的功劳得到了唐宪宗的重赏,进封凉国公、上柱国,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一个儿子成为五品正员官。宰相裴度本就位高权重,社稷安危系于一身,这时也进封为晋国公。

  李祐封为神武将军,后来迁至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他治军有方。“羌戎畏服”。董重质本是吴元济的得力干将,因为李愬曾许其不死,

  唐宪宗特予宽恕,贬为春州司户。后来在李愬的要求下,征入武宁军,为军前驱,为平叛立下了汗马功劳。

  平定淮西的战役,振奋人心。群臣纷纷上表要求勒石纪功,唐宪宗就让韩愈撰写碑文,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平淮西碑》,

  因为当时是宰相裴度主政,韩愈就把平定淮西的最大功劳归于裴度,碑文在朝廷上得到了群臣的认可,却引起了李愬家人和部属的不满。

  石碑刚立不久,就让李愬的部将石孝忠给砸得不成样子,李愬的妻子是唐安公主的女儿,她也要为丈夫争一口闲气。独自进宫向唐宪宗哭诉,

  为丈夫摆功,皇亲国戚,皇帝不是招惹不起,但其意见不能不考虑,加之宰相裴度胸怀大度,唐宪宗权衡轻重,就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写碑文

  ,这就是史上所称的“段碑”,虽然“段碑”摆平了军功之争。但流传至今、为人称道的依然是韩愈所写的“韩碑”,可见青史铁笔,公道自在人心。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为着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