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9章 征战天下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其实不难分析,新罗军千里迢迢出兵而去,战胜之后,又千里迢迢退兵而回,那就说明新罗军此行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深入险境,必有所求!新罗是去取一样东西回来,这个东西将成为他抗衡大唐的一个棋子!

  这个东西就是高句丽叛军!新罗此行深入辽东是为了接应高句丽叛军!只有这一个解释!新罗已经明目张胆地向大唐宣战了,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一向甘愿臣服于大唐的新罗,为什么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在大唐几次救其于危难之后竟反过来咬大唐?这里,我尽量简单点分析吧。

  不难,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总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从新罗在以后的举动中可以看出来,新罗王金法敏是个具有很大野心的统治者!

  他的目的是消灭百济、高句丽,一统三韩,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但是,单单依靠自己的实力,在高句丽和百济的联手打压下,自保尚且困难,更别说一统三韩了。

  于是,新罗就抱住了大唐的大腿。借助大唐的力量仅仅在九年之内就完成了自己160余年没有完成的伟业——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可是,当大唐出兵出力、劳民伤财地帮助其肃清周边环境后,新罗却辜负了大唐为之呕心沥血劳民伤财的付出,开始想入非非了,梦想一口独吞朝鲜半岛。

  新罗忘记了,“辽东诸城,本皆中国郡县”,这不是你新罗该拿的!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是你的错!新罗的策略金法敏的策略是:

  北线即高句丽故地,扶植并支持高句丽遗民掀起叛唐运动,使大唐的注意力集中在高句丽故地,从而拖住大唐本来就已经捉衿见肘的兵力。

  南线即百济故地,待高句丽的叛乱行动拖住大唐,使大唐无暇南顾之后。展开对百济故地的侵略行动。

  金法敏成功了!公元670年六月,高句丽人剑牟岑(亦称钳牟岑、年牟岑)在高句丽南部的穷牟城纠集遗民掀起反唐复国运动,剑牟岑知道仅凭自己这些乌合之众想反攻唐军基本是痴人说梦,

  于是便沿着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南下。进入大唐势力较弱的平壤偏远地带,并一路残杀大唐委任在当地各城池的官员,向新罗靠拢。剑牟岑为什么向宿敌新罗靠拢?

  他从两个月前新罗出兵辽东的举动看出了新罗的真实目的,他知道,新罗要驱逐大唐势力需要高句丽的帮助;同样。我为了光复高句丽,也需要新罗的帮助;于是,各有需求的双方就臭味相投了!

  剑牟岑率部走到西海的史冶岛时,碰到了一年前就投奔了新罗并被安置于此的王族后裔安舜。剑牟岑便尊安舜为王,于汉城成立反唐政府。

  毕竟,以王室后裔为号令,行事方便一些,古往今来,但凡复国运动都需要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