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五章 动荡的力量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央官名目繁多,有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等机构。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尚书省的直属部门。一台指御史台,还记得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革官职,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在唐代御史大夫的职权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地位没有那么高。以上的三省、六部、一台是唐代的主要行政机构,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尚书省高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因此也有尚书都省之称,尚书的长官叫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正二品,由于当年李世民同志曾经当过此官,在他当皇帝后,开始不设尚书令,而由尚书省的副长官尚书左、右仆射(各一员)担任长官,从二品。

  但是也有例外,一百年后,有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挽救了将要崩塌的大唐帝国,被授予了这个官职——郭子仪。尚书省的直属六部尚书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两员)、门下省长官侍中(纳言、两员)都是正三品,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变革,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不在担任宰相,虽然品级很高,政治地位却下降了,。

  六部中吏部主管官员的任选,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位重而权大,最为重要,所以在六部中是老大,这个可以从它副长官的品级中看出来。

  吏部副长官吏部侍郎侍郎(两员)和中书省副长官中书侍郎(两员)、门下省副长官门下侍郎(黄门侍郎,两员)都是正四品上,然而其他的五部侍郎却是正四品下。三省各有各的指责。互不干扰,权力制衡。有利于提高行政质量。

  中书省的负责起草皇帝和宰相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政令若不恰当和感觉政令不合理,可以将皇帝和宰相的诏令退回去,如果认为可行则交由尚书省执行。

  具体行政线路如下:皇帝在上面发话了这件事情该这么做,宰相对于事件也给予了处理意见,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正五品上,六人)把皇帝的、宰相的处理意见写在一张纸上,注意只是处理意见,还没有最后定板。

  定板的事不归宰相也不归皇帝,而是归门下省的的中级官吏——给事中(正五品上。四人),给事中拿到中书舍人写的那张纸,就开始琢磨这事这么处理对不对,不行,这样做对老百姓不好,卡,直接将那张纸退回去,重新想辙,不是我不留情面。这是我的职责。

  皇帝和宰相都恨得给事中牙根痒痒,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有权力呢,虽然心里不痛快。还是重新批示了处理意见,然后再拿给给事中看,不行。重来,又给退了回去。

  估计这个时候宰相就要骂街了。要注意,一般退回两次以上的都是宰相。对于皇帝,给事中们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