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州的日子_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私下谈话_一路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完负责中药材基地项目的朱副县长的汇报后,刘正宇转头望着跟在一边的熊安邦:“安邦同志,你们县里的意思,还想扩大中药材种植的规模?”

  对这个事,刘正宇想得很多,中药材虽然市场需要很大,但如果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大家都一涌而上去种中药材,那结果极有可能会造成价格下滑甚至滞销,如果真的这样,那可就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再说,建州市的生物制药企业每年能消耗的中药材原料,也就那么多,而孙佳茹的公司,虽然与种植基地签订了合同,每年负责以保护价收购,但他们的销量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县的中药材产量一下子增大数倍,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市场销售而出现价格大幅度下滑。

  “刘书记,我们县很多乡镇的领导,都希望将他们乡镇纳入基地种植范围,毕竟示范基地种植户的收益,他们看得很是眼热啊,再说,下面的干部有这么高的积极性,我们也不好打击啊。”熊安邦笑着说道。

  刘正宇听到这话,又沉思了一下道:“安邦同志,这个想法我认为值得商榷,现在我们两个县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效益是不错,但如果我们因为看到这个项目的效益好,就一涌而上扩大规模,你们想过没有,等到这些中药材原料大量上市,造成价格大幅度下滑,甚至销不出去,那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说实话,我现在都在担心,其他地区的百姓看到种植中药材的甜头,开始大量种植呢。”

  听出刘书记的意思,是反对源田县扩大中药材种植的规模,熊安邦和朱副县长顿时不由一愣,在他俩看来,老百姓有种植中药材的愿望,这是一件大好事,政府应该进行积极组织引导。

  再说,现在源田县的中药材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管理模式,甚至是销售渠道,都已算是成熟,这个时候不扩大规模还等何时。

  看到两人脸上的惊愕,刘正宇在心里叹了口气,望着两人道:

  “安邦同志,小朱啊,我们看问题一定要目光深远啊,特别是我们干部,在做任何决定时,一定要深思远虑,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不然就容易好心办坏事啊。我仔细了解过,孙总的公司,中药材的消化能力基本已达极限,当然,除非你们能在中药材的多样性上下功夫,不然,如果品种不增加,只是产量增加,孙总的公司肯定消化不了,而市里的几家制药企业,消化能力也有限,那剩下的中药材怎么办。其实我认为,一个县的经济要发展,还是要注意模式的多样性,比如乡村旅游这一块,你们还可以挖掘潜力嘛。”

  “刘书记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熊安邦连忙说道。既然这事刘书记反对,熊安邦自是不会再坚持。

  朱副县长虽然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