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较肥一章_清穿之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被流放过去的“先辈”,若托人打点一二,说不定还能在北地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是西伯利亚那边就不一样了,不仅环境比宁古塔更冷几分,也没什么大清子民,而且还有语言不通问题,甚至当地可能什么都没有,他们这批罪犯成了最早开发者。

  对于弘晖的这个提议,康熙并无不可,这几年胤祯带着部队北上,可谓是一路顺畅,大清这边做了充足的准备,不仅物资军饷给得足够,还特地了解了当地的环境与地形,给士兵们做了足够的战前动员,而他们军队的规模本就庞大,还装备上了最新研发出来的物资,就算这几年沙俄那边发展势头不错,一时也抵挡不住。

  胤祯带着战意高涨的庞大军队,几乎是直捣黄龙,在平息了准噶尔的战乱后,直接跨过了西伯利亚冲到了沙俄境内,可谓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沙俄那边也万万没想到此次大清态度居然会这么强硬,他们暗戳戳搞事情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尤其是与准噶尔这边暗地里的往来更是常有的事,但是大清一般都是以忍让为主,他们哪里想到这次大清居然会来个大的,等胤祯带着军队进了沙俄的时候,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沙俄老爷们也坐不住了,那些贵族大地主们更是频频进宫去找他们的彼得皇帝。

  他们以前也与大清开战过,当时打输了就直接向清朝投降了,最后也没什么损失,这几年彼得皇帝在沙俄境内搞各种改革,甚至还试图想要向欧洲那边扩张,可谓是野心勃勃,自然不想再像他父亲当年那样像清朝投降,可他也抵不住这不断进宫施压的贵族们,感到头疼不已。

  彼得想要在沙俄进行改革,这事本就受到不少旧贵族的抵制,如今再加上胤祯的率兵逼近更是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最后彼得为了自己心里的改革发展大计,只得忍气吞声派人去与大清讲和,只盼着胤祯能早点撤兵,当务之急他还是要抓沙俄境内的发展,大清的军队踏入沙俄的国土,哪怕这些人什么都没做,沙俄百姓都人心惶惶。

  彼得做出求和姿态可以说完全是逼不得已,心里受到了巨大的煎熬,但最后还是选择忍气吞声,只是他没想到这次光是投降可没有用了。

  上回沙俄也投降了,最后还从清朝这里啃去了那么一大块肉,这根本不合理,对此弘晖耿耿于怀,如今胤祯占据胜势,哪能就这么轻易放过沙俄。

  这几年胤祯都没怎么回京,他带着军队进了沙俄后,就一直在那边盘旋定居,就像是土匪进了地主家,一直耐着不走,彼得与沙俄的忍耐都快到了极限。

  原本康熙对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