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生逢圣历元年(上)_盛唐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痛?

  想不明白,真的是想不明白!

  “阿閦奴,放牛郎。年十六,呆又痴。

  满山追着黄牛走,回到家中少一头。阿爹前来把他问,却不知黄牛究竟有几头……”

  一阵歌声,打断了杨守文的思绪。

  他坐起来看去,原来是一群童子不知什么时候跑到了溪畔,一边玩耍一边唱着童谣。

  杨守文的脸色,腾地沉下来。

  因为通腰里的阿閦奴,说的就是他。

  他小时候因为呆傻,爷爷带着他在昌平的和平寺求佛祖保佑,于是就有了‘阿閦奴’的乳名。这儿歌里唱的事情,是在去年发生。当时的杨守文呆呆傻傻,以至于牛群走失了一头都不知道。回到家中他父亲问及此事,他也没能回答个清楚。

  这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可不知道是谁,竟然把这件事编成一首儿歌传出去,以至于整个昌平县城人尽皆知。

  如果杨守文的父亲是普通人,倒也没什么。

  关键是,他的父亲杨承烈是昌平县尉。虽然只是个从九品下的职务,却也入了品级。昌平是个小县城,人口不足三千户,却也是一万多人。整个县城,除了县令、县丞和主簿之外,就是以杨承烈的官职最大。发生这种事,也让杨承烈感到很没有面子。

  杨承烈,本是弘农杨氏子弟。

  在杨守文的记忆里,杨承烈原本是一个军官,后来也不知怎地,举家搬到了昌平。

  杨守文的生母,好像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出身。

  不过在生下杨守文不久后便过世,也使得杨守文从小就没了娘亲。

  后来,杨承烈在昌平续弦,娶了昌平一个姓宋的女子,而后又诞下了一子一女。

  杨守文的祖父是个道士,不喜欢住在县城,于是就定居在虎谷山下。

  由于杨守文从小脑子不太好,再加上母亲是在他出生后不久过世,以至于杨承烈认为他是个灾星,对他也不甚喜爱。所以,杨守文从小就跟随着祖父一起生活。

  两年前,也就是杨守文十五岁的时候,祖父病故。

  从那之后,杨守文就一个人生活在虎谷山下的田庄里,虽然不得杨承烈的关心,但也过的悠闲自在。毕竟,这田庄是杨承烈的职田。靠着这虎谷山下两百亩的职田,杨守文足以衣食无忧……至于放牛嘛,则是他从小跟着爷爷养成的习惯。

  一头牛的得失,对杨承烈而言算不上什么。

  可问题是,整个昌平上上下下都知道他杨承烈养了一个傻儿子。以前大家心照不宣,可以当做不知道杨守文的存在。可是这首儿歌传出去,就等于解开了盖子,弄的杨承烈每次聚会,都会被人调笑一番。虽然有些人并没有什么恶意,却足以让杨承烈心里形成一个疙瘩。于是乎,杨承烈对杨守文,也就变得越发冷淡。

  浑浑噩噩的杨守文,感受不到周围满满的恶意。

  可清醒过来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