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剧上雪访谈直播间(二)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行之路访谈直播间】(本次直播访谈对象是戏外人物:编剧上雪,大家可以选择性进入)

  读者:请问上雪,你有微博吗?

  离月上雪:有呀,微博名就是我的笔名,里面有很多《投行之路》的补充内容哦!比如啤酒节的照片,比如资产证券化的具体交易结构,比如王暮雪的宠物小可其实是……

  读者:是否能给我们深聊一下科创板?

  离月上雪:时间线还没到,别着急,后面都会给大家普及的。

  读者:我们发现本书第二卷《头筹的争夺》比第一卷《危险的黄金》在专业知识点上加深了一个等级,涉及专业知识的地方我们有时要看很慢才看得懂,而且有时尽管看很慢还是看不懂,怎么办?

  离月上雪:别担心,如果你不是干投资银行的,看不懂也没关系,很多时候上雪讲解专业知识,只是为了培养行外人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让大家在后面的剧情中建立一些基本的直觉,觉察出哪些人,哪些公司可能有问题。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先生说得好,看书不一定要记得,不一定要理解,因为看过跟没看过,就已足矣让你产生变化。

  就像那谈过恋爱的单身狗,跟没谈过恋爱的单身狗,完全不同。

  尽管他们目前都没有另一半,尽管可能他们都对过去遗忘了大半,尽管他们可能都还是不懂什么是爱情,但他们就是不一样。

  针对实在很想弄懂的孩子,方法如下:

  1、多看几遍,看得慢一些;

  2、多问度娘;

  3、微信私戳上雪,免费语音给你讲讲。

  不管以上哪一种方式,都要自己多动脑,脑子久了不思考,会越来越笨的。

  你们要感谢上雪这本书偶尔还是有一些难度,可以让你们练练脑,跟着主角一起深入思考,防止老年痴呆,哈哈哈哈!

  近段时间,一些希望自己也能写故事的朋友曾经问过上雪,如何塑造小说角色?

  别的作家是如何塑造的我其实不太了解,但就我个人而言,在描写一个角色所说的每一句话,特有的每一个动作前,我的心会完整地勾勒好这个人一生的轨迹,我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人物,从他出生开始,跟着他一起从头到尾活一次,至少活到小说这个人物的首次出场。

  在写大纲时,上雪会想象这个人有怎样的父母,可能童年住在什么样的小区,有怎样的邻居,接受过怎么样的教育,应该能进怎么样的学校,拥有怎样的人脉,形成一种怎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将这些背景的塑造视作小说创作的必要步骤,因为只有这样,小说里的人物才能够鲜活,才能够真实,他们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他们的背景有饱满的支撑。

  作为作家,我们不需要将这些饱满的支撑写出来,读者很聪明,自己就能揣摩出来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