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七章:富关与穷地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稷下侯勉励,卑职诵读谷梁春秋,略有心得,他日,还望讨教一二。”徐偃拜曰,“闻君以《大学之道》,名震儒门,望讨教之事,公可明我谷梁之雅。”

  “以后再说吧,先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务要紧。”

  司匡摆摆手,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在继承刘向学识之后,谷梁之中,就已经没有人值得留意了。

  汉武时期的谷梁,有几个能打的?

  如果不是因为前期傍上了太子刘据,恐怕都难以在长安站稳脚跟。

  “徐兄在咸阳居住多年,可知此地有多少人把守?”

  司匡眸子中闪烁着精光,用手,指着地图西北部一个隐藏在山林之间的小路。

  “那里是……”徐偃瞳孔微缩,眼皮耷拉着,“陈仓?此地虽然有向南通往汉中的路,但是远不如大散关方便,大多商贾都会向西百里,入大散关,而不是向南穿梭在山涧之间。”

  这位武关守将低着头,思考片刻,估摸道:

  “因汉中为大汉龙兴之地,驻扎兵力较多,再加上局势稳定,无叛乱,陈仓小路的用处就可有可无了,南北之间数百里,加起来估计都到不了五百人。”

  “这么少?”

  司匡眉头皱得像一根麻绳。

  他实在没想到,刘邦出汉中的这条关键道路,竟然驻扎了这么一丁点人。

  函谷、武关皆已封锁,本以为,留给朱安世的选择,只有大散关……没想到,漏了一个要命的位置。

  “公可知陈仓之地何人驻扎?”

  “那个地方,穷得要命,又无资源可得,应该是从南军中随便挑了个军司马吧。”徐偃努努嘴,不屑地说道,“去那地方,几乎相当于流放边境了,陛下可不会把心头大将放在那个位置。”

  自从黄河决口,濮阳道路中断,武关成为主要商贸道路后,徐偃的钱包里都变得鼓鼓的,根本看不上一个月最多弄几十石粮食的“老旧驻扎地”。

  对于那里归何人管辖,他根本不感兴趣。

  “这就难办了,出于安全考虑,吾侪亦必须把那里封锁。守将不明,只有先去向丞相讨要一份手令了。”

  “稷下侯是担心刺客从陈仓入关中,进而动进,至于衡山、淮南之国吧?”

  “嗯。”

  “哎呀,这件事好说,就不劳烦丞相了。”徐偃笑嘻嘻的,“若阁下看得起,吾愿意联系陈仓,令之封锁南行道路。”

  司匡斜着头,脑袋上挂着大大的问号。

  徐偃嘴角上扬,跑到一旁案几的位置,展开帛书,蘸着墨汁,洋洋洒洒写下一份命令。

  “想让陈仓这种关隘全力配合捉拿刺客的正义之事,吾侪只需要用一点小手段。”

  “陈仓往来油水皆被大散关的守将吃下,那里守卒终年穷困潦倒。”

  “待会劳烦稷下侯选几个信得过的人,令之护送一批酒、肉前往陈仓,不出半日,陈仓之士卒,就会听从君正义之言。”

  徐偃放下毛笔,把写着调动物资命令的帛书递过去。

  司匡打眼一看:二十只羊、两百石粟米、两万铜钱。

  “稷下侯就放心吧,一定没问题。”徐偃眨眨眼,财大气粗拍拍胸脯,笑嘿嘿地说道。

  “……”

  有的富裕,有的穷,这难道就是当年美国邦联式海关?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