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白晓笙也有粉丝_回到过去当女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千回到过去当女神!

  这个标题很显眼,就在这个高校bbs论坛的首页上的最上方,而且还用了彩色字体加粗。

  美少女,歌手,诗人,中学生。

  单单只有一种或许还不会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当这四种特征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么人类的那种好奇心立马就会被牵引出来了。

  看着这个帖子标题,白晓笙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想起上个月那期《读者》上的诗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读者》上被刊登,但是后续的情况她却并没去了解过。在她看来,只是区区一首诗歌而已,在这个审美观不同的华国里,应该不会造成什么多大的影响。

  但是点进这个帖子之后,她才远远低估了一首现代诗歌,在这些学生和文学工作者眼里的价值。

  在上一世文学领域的火热程度,《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甚至不下于那些名著诗歌。

  而在2000年的华国诗坛,没有一首比这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还要文艺哀伤的诗歌了。上个月在《读者》A版上刊登的时候,甚至让那一期的销量供不应求,直到这个月都还在继续。

  截止到现在5月22日星期一,那期《读者》的销量,已经比往期的A版往上翻了一倍还要多。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往期的每月A版销量都是在一百五十万册左右的,而因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太过热门,销量已经达到了三百万册左右了。

  虽然在华国诗坛对这首情诗褒贬不一,但是总体而言大家的喜爱程度是非常高的。

  作为能在国内顶尖文学刊物《读者》上发表,并且居然还大热的诗歌,其作者备受关注度可想而知。

  《读者》可是全国发行的刊物,这首现代诗歌能火,说明是真的受到了大众的认可。

  不少文学爱好者,甚至想亲眼见见这位作者到底是何许人也,会不会再有新的诗作产生。

  然而让那些文学爱好者有些失望的缘由,却是这个作者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并不想暴露身份,所以不希望那些文学者来打扰她,对方除了一首诗歌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个秘密。

  但即使这样,在很多学校里,就有不少爱好文学的学生,对于这个叫做白晓笙的老师很是推崇,甚至自发成立一些文学粉丝团体,专门用来讨论和评价诗歌。

  在不少人印象中,这个作者的名字很女性化,肯定是个女性用的名字。所以白晓笙老师应该是个有着书卷气息的成熟女性,估摸着也有四十岁左右,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情史,才有可能写出这样婉转情殇的诗句出来。

  但是在这个广南市某高校的论坛里,居然有人爆料这个理应是成熟女性的白老师,居然就是上了那什么旋风节目的新人歌手?

  虽然现在追星族横行,但是也还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