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 好战的皇帝_中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宋渊放下了手里的东西,隐约意识到会是什么事,而他曾就给皇帝发密信提过,当他赶到贸易场时,远远便见烟火熏天,商人们有的互相奔走,有的驻足观望,梁国的官员也赶到了,站在对面冷冷地怒视着这一边。

  宋渊心里明白,今年是回不了京城了。取而代之的,是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奔入京城,在皇帝正当朝会时送到了面前。而这一天,秋振宇已经恢复上朝数日,如往常一般站在玉阶之下。

  “我们大齐的商人,烧杀抢掠了梁国商人的店铺和妇孺,逃入了赞西国,现已被抓捕,但赞西国暂时不肯把人交出来,交给梁国还是交还大齐,要看两国的朝廷有多少诚意。”皇帝放下了奏折,负手而立,“各位臣工看来,朕该不该去赎那几个害人害己乃至祸国殃民的人,又该拿出多少诚意和赞西人交涉?”

  朝堂上一片寂静,良久,才有秋振宇身后的官员出列道:“既是我大齐的子民,不可落入邻国受辱,还望皇上赎回那几人,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这话一出,便立刻有反对的声音,认为不该为了几个罪人大动干戈让赞西人从中谋利,不如给梁国受害者抚恤,眼下该维护的,是和梁国的关系。

  但很显然,梁国和赞西国勾结已久,这一次的事也不好说那几个大齐商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点燃这把火,这件事其实怎么处理都不妥当,若是将梁国和赞西国两处都安抚,大齐威严何在,为了几个犯人卑躬屈膝不成。

  昔日三国相交,不论疆域军力还是农耕商贸,赵国都远胜与梁西两国,而赞西人更是从游牧部落随着赵国的日益鼎盛,从称臣的小国,发展到与赵国并肩的帝国,在上两代赵国皇帝的手里,赵国在三国中的强弱优势越来越小,到如今项晔称帝,改国号大齐,一切要翻过新的篇章。

  他们没有在内战七年里侵入赵国,是因为战争的后半程,梁国和赞西国都遭遇了天灾,自顾不暇,才无力趁虚而入,但项晔不曾掉以轻心,莫说称帝后立刻调集兵马加强国境边防,彼时还在战争中,就以将富余的兵力分散到各处。

  对于边境这几个国家,项晔从来都不友好,甚至有人传说,新君有野心魄力,要恢复昔日雄姿,再次臣服赞西国乃至梁国,而这,必然要经过漫长的战争,以大齐眼下的国力,和百姓的需求来看,很不合适。

  “四年来我朝实力已恢复到赵国中叶鼎盛之时,兵强马壮、物产丰茂,百姓安居乐业,梁国赞西国早已垂涎三尺。此番的事蹊跷,倘若我大齐与任何一方发生矛盾,必然招致两国合力对抗,还望皇上三思。”

  有大臣如是说,正说中项晔的心,早在宋渊之前的密函里就已经提到,梁国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