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智商税_卜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鄢陵一转,河南吃遍,有点夸张,但是陈化店转悠一圈,吃遍鄢陵各种特色小吃是肯定的。

  红薯、蜂胶、烩面、打卤面、羊肉汤,基本应有尽有,比凌二住的谷楼镇强上不少。

  凌二找了家馆子,一碗打卤面,一盘白切羊肉,吃的满头大汗。

  吃饱后,左拐是茶馆一条街,陈化店从明清到现在,陆陆续续有一百多家茶馆,不愁没喝茶地方。

  当然,其中很多也不算茶馆,沿着水泥路往地下走,是尘土飞扬的黄土路,有高矮不一的木棍撑起来的茶棚,不少人坐在里面打扑克。

  凌二进了一家招牌落了灰,字迹已经看不清的小茶馆,里面坐着俩老头子,好奇的打量着凌二。

  毕竟本地人从来不会说:来杯老红汤。

  这不是废话吗?

  喝茶不喝老红汤喝什么?

  凌二找了个低脚凳坐下后,等老板上了一壶茶,道了声谢。

  “喝慢点,别喝醉了。”老板一听他口音,就知道他是外乡人,好心提醒。

  “又不是喝酒。”凌二不以为然,他是好茶的人,什么茶没喝过?

  提着茶壶往杯子里倒茶,满而不溢,他终究明白了为什么叫“汤”,非常的浓。

  闻起来很香,抿上一口后,感觉不够味,一杯子全下肚了,他是喝惯浓茶的,喝完了,居然朦朦胧胧的有点晕。

  特意从装茶叶的编织袋里抓了一把出来,一把黑乎乎的老茶梗,他也说不清是祁门红茶,还是信阳毛尖。

  也懒得跟老板打听,又接连喝了好几杯。

  吃喝方面的口味属于玄学,没有量化标准,何况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具体到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

  其实,还是自己喜欢最重要,名堂越多,交的智商税越多。

  一连几天,都是在茶馆流连忘返。

  日子一天天这么过着,眼看要进入立冬,他媳妇再不出去打工,估计就不大可能出去了。

  这天早上,他像平常一样早起,梳洗整齐后,抱着茶杯,端坐在小旅馆的门口发呆。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崽子跑过来,大声的喊道,“阿爸问你还要不要坐车。”

  “坐,当然坐。”凌二大笑,这是小巴司机家的大儿子。

  回屋提起自己包,没功夫和旅馆老太太细算,往桌上丢了十块钱,转身就走。

  西北风刮的咕咕作响,整个小镇处在一片浓雾中,视线很差,要不是凌二警醒,差点让一辆摩托车给撞了。

  幸亏有小孩子带路,要不然凌二还真不找到小巴车的停车点。

  小车司机朝他调皮的眨眨眼睛,然后朝着车子努了努嘴。

  凌二了然,刚上车,就看到了坐在中间过道位置的陈维维,怀里抱着一个巧克力的背包,脚底下是一个装的鼓鼓的塑料袋。

  她看到了凌二,冲他笑笑。

  凌二在想着直接过去坐她旁边会不会太唐突的时候,小巴司机指着陈维维旁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