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陈氏16式轻机枪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嗒嗒嗒!”

  孟恩远的步兵们一边开火掩护,一边发起冲锋,而第一旅这边,因为装备的温彻斯特m1907射程不够,所以并没有还手!

  二十三师使用的步枪,大多是袁世凯主政北洋时选购得曼利夏步枪。

  斯太尔-曼利夏m1895式步枪,即便在它刚刚诞生的年代,它都算不上是一款好枪,更不用说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了。但是,它好歹也是正宗的步枪,在射程上压制第一旅的m1907还是没问题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第一旅的战士就不能还击了!

  “嗒嗒嗒!”

  一阵猛烈的火力压在了二十三师步兵们的头上!

  “机枪!”

  孟恩远大吃一惊,他倒不是震惊于第一旅装备有机枪。事实上,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

  他甚至知道,陈启民的兵工厂研制出过一款,名为“陈氏16式轻机枪”的装备。

  真正让他惊讶的,是第三营拥有的机枪数量!

  “怎么会有这么多轻机枪?”

  欧战已经证明了机枪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国内的各大军阀也都在想尽办法装备更多的机枪。

  但是,军阀部队中装备最多的还是马克沁、哈奇开斯这样的重机枪,轻机枪才刚刚在世界上崭露头角,陈启民居然就装备了这么多!

  孟恩远觉得,自己必须重新评估下陈氏五金机械厂的产能了。

  战斗开始至今,无论是第一旅的迫击炮数量,还是对方手中那种神秘的大炮,又或者是数量庞大的轻机枪,无不在向孟恩远证明,他从前小看了陈启民名下工厂的产能!

  可是实际上,孟恩远对陈启民工厂产能的评估是正确的。

  之所以会造成现在这种结果,是因为陈启民选择仿制的装备,都是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造价低廉、易于大批量生产的武器。

  在轻机枪上也不例外。

  在三营的阵地上,每个班都有一把班用轻机枪做支援火力。轻机枪手们正操纵着一把枪身很长、上面还有一个大圆盘的机枪,在对着二十三师官兵们不停的扫射着。

  相信对战史有所了解的人,在看到这把枪的第一时间,就能认出这把所谓的“陈氏16式轻机枪”的真面目,它就是——苏制dp轻机枪!

  这把诞生于1928年的轻机枪,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结构最为简单、加工难度也最低的机枪了。

  dp轻机枪全枪只有65个零件,加工难度之低简直令人发指。即便是学徒工,也能大量打造出合格的dp轻机枪。

  这么符合陈启民要求的机枪,他怎么可能放过?

  不仅如此,陈启民甚至搞了个枪族化概念出来。他对自己仿制的温彻斯特m1907和dp轻机枪,都进行了口径上的改造,让它们都可以发射后世的×51毫米北约标准弹。

  之所以选择这种子弹,一是为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