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5章 时局的变数,也已影响到另一个政权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依附于蜀国黎州蛮,暗通大长和国郑买嗣协助进犯剑南诸州。蜀帝遣其义子王宗范、王宗播、王宗寿...与杨师厚兴兵讨伐,于汉源以北大败大长和与三蛮叛军,攻破武侯岭十三寨之后,又兴兵过泸水转而攻向大长和治下会川......”

  李天衢一目十行的看阅过呈上的文书,心说就算是走正史线,前蜀与西南面的大长和国的确也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事。而哪怕王建的蜀国,比起朱温、李克用、杨行密所建立的政权实力上要逊色一筹,但是要对付大长和这种原本游离于唐朝直辖统治之外的地方政权...与中原各路军阀抗衡相较,难度似乎直接下降了一个档次。

  当年南诏国趁着唐末乱世,大举进犯西川,一度杀至东邻成都的雅州(后世四川省雅安市),却被当时尚还未迷信神仙方术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所以智商还在线的大唐名将高骈杀得大败亏输。这也终究导致南诏“屡覆众,国耗虚”,而引起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而权臣郑买嗣趁机发动政变,杀南诏宗室八百余人,而另立大长和国。

  李天衢记得大长和国按原本轨迹应该传了三代不过二十六年,而后便又有权臣赵善政、杨干贞弑君篡位,另立国祚。历经大天兴国、大义宁国两代,前后也不过八九年光景,再往后便是大理段氏的开山鼻祖段思平起兵灭大义宁国,而建立起国祚延续三百多年的大理国。

  现在的大长和国,固然比不上后来的大理国那般时局相对稳定,可是它延承吞并骠国(缅人先民)的南诏国领土,疆域囊括后世云南省全境及黔、川、藏与越南、缅甸、老挝的部份土地,边界与后来泰国北部以孟族为主体的女王国接壤,地盘也十分辽阔。

  只不过在蜀帝王建看来,他也丝毫没把大长和国放在眼里,当年他夺取两川之时,便曾应付唐廷有言“南诏小夷,不足辱诏书。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

  然而弑君篡位的大长和国皇帝郑买嗣,虽然是力主南诏国加强汉化,与唐朝频繁来往,而促进西南诸族与中华汉家文明的融合交流的南诏汉臣郑回七世孙,他也与当初的南诏国主一般,趁着唐朝覆亡之后的乱世时节,也打算对西川用兵,而盼着占据更为富庶的中土领地。

  这场战争,倒与三国鼎立时蜀汉南征孟获的性质有些相似。只不过大长和国国主也自称皇帝,不肯臣服于中土诸国各藩。估计王建那边也是寻思着“小老弟,你怎么回事”,完全没有把他当做与朱温、李克用...乃至李天衢那一级别等同的对手,也势必要狠狠教训自讨苦吃的大长和国了。

  而战事的经过,起先与史载的记述如出一辙,王宗范、王宗播、王宗寿三人,也都是王建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