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0 土司制度,他们必须接受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诏为权臣郑买嗣所灭,而后大长和又已覆亡,西南诸僰既也愿奉表臣服,朕欲设立于滇地设立宣慰使司,而按各支部族领地大小、族民多寡,而酌情对于各酋首领授以宣抚、安抚、招讨...统称为土官,而授予诸级官职。

  但凡得受我朝册封的部族首领,非但保留管治一方的特权,而且后世子孙不问愚贤,可受封世袭。只是宣慰使司办学设馆,聘汉学儒师为教,土官但凡要承袭官职的子弟,务必入学受教,且承袭时也皆须赴阙受职,袭职者领受诰敕,而家世历代保留由朝廷颁发的金印,便可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

  被授以土官职阶之后,对于那些刀耕火种的部族,朝廷也会要资助扶植,助建房舍,开垦荒田、教习耕种,使其族民能够安居乐业。当然了,这也是全凭己愿,若是哪些首领疑虑我朝会侵夺他们的生杀大权,我朝也不会插手他族内事宜。

  而我朝入主滇地,自然也会派遣流官司掌汉人聚集的城郭镇坊政务。但以土、流分治之法,各部族只要不触犯我朝流官治下律法,在自己的领地之内,大小事宜均可自行定夺......”

  经过深思熟屡,李天衢对李珣等一众文臣侃侃而谈...然而他要治理云南地界的政策并非异想天开的独创,而是要采用参照唐、宋时期的羁縻国策,而由元朝设立,在明朝则达到全盛时期的土司制度。

  大唐时节所设的六大都护府,听起来虽然威风霸气,可实则羁縻制度甚为松散,对于周边诸方势力更似是象征性的统治,只要当地可汗、君王承认中原正朔为宗主,基本上完全可以自治,而中原王朝通常也不会干涉其内政。

  五十多年前,安南都护府府治所在,便为南诏国所攻陷,只得转移至交州另置静海军。所以各处羁縻州府与中原正朔王朝的关系若即若离。中原一统、王朝强盛时,周边各方藩属势力明面上固然会恭敬称臣,可是中原王朝一旦衰微...羁縻势力的首领非但不会服从中原正朔的统治,甚至还会成为巨大的威胁。

  可是土司制度则必然要确认当地处于中原王朝的疆域之内,诸部首领当然在自己地盘世袭其位,手掌生杀大权,但是也先得按朝廷的规章流程来办...而其中有别于唐宋羁縻制度很关键的要素,则是务必要让接受册封的诸部首领知道:

  保证你们世袭统治权力的君主,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也不会再有什么南诏王、大长和国王...乃至按史载轨迹后来的大理国皇帝。关起门来,你们尽管自己做主,可如果对外宣称,你们的身份则都是魏朝官员。

  所以当地部族首领,若想要子孙后代世袭自治,那也意味着世世代代务必要顺服于中原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