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0章 第七百一十九话:准备去云山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0章第七百一十九话:准备去云山

  铜鸟宝藏说起来是全村人的事,但出了唐太公和莫太婆这两个原本的知情人,也就她和李杨还有阿灵知道。

  宝藏给了世子,太公什么回报都没要,只想着世子看在这宝藏的份上,提拔李杨,李杨在外头出息了,村里人自然也跟着沾光。

  村里建村塾的事,宋秋没得说的。

  当然,这也是村里人大家都团结和乐,没那么多糟心事。

  所以,她应该也乐意出这个银子。

  见她问也不问的就一副保证能做的样子,唐老爷子也是笑,“想来阿秋你也猜到了太公要叫你帮忙什么。”

  “村祠过来那坡下有片好地,向阳,在那里建村塾最是合适不过了,先盖几间,后头要加盖,也还有空地。

  要专门请个先生回来,自然要给先生把住处安排好的,像前头的大窑村那样,我打听过的,他们村塾那先生,就是镇上请回来的,专门留了两间屋子给先生住,除了安排吃住,一个月是二两银子的束脩。”

  “盖几间砖瓦房大致得七八两银子,再加上桌子板凳这些,以及请先生的花用,还有娃子们上学需要的纸笔这些,摊下来,村里好些人家,是负担不起的。”

  唐老爷子说着一顿,还没接着说完,宋秋就开了口,“我先拿出一百两银子来用在村里建村塾以及前期置办书本纸笔这些,等先生请回来了,每个月的束脩也交给我。”

  说着,身上正好有银票,她直接就拿了出来。

  唐老爷子没想到她这么利落,也是欣慰,“咱们松山村后代就靠你们几个了,太公先替咱们村的娃子们谢谢你就了。”

  “你出了这一百两就成了,至于先生的束脩,还有吃穿,往后每个月就由家里有娃子在村塾上学的人家平摊。”

  一个月二两银子的事儿,对现在的宋秋来说,一起包了也不算什么,见唐老爷子执意要村里平摊,她也没有多说什么。

  左右这些娃子往后真有读得出的,要走科举这条路,到时候,她指定资助,不会叫这娃子没落的。

  ……

  初二初三,跟往年一样,上袁家和胡家拜年。

  再给镇上大哥宋文知那里去拜了个年,便也就算是走完亲戚了。

  没办法,亲戚少,要不了两天就走完了。

  不像有些人家,初二开始,走来走去的,要到十一十二的,才全部走完呢。

  初六客栈开了张,新年新岁,放了鞭炮,红红火火的开的门。

  同天,番薯作坊和粉条作坊也是一样。

  该开的都开了,家里大小的事都有杜传福盯着,也用不着宋秋。

  是以,宋秋便琢磨起去云山县过上元节的事了。

  去年说好要带她奶去东陵县过上元节,结果因为昌乐国进犯,没能去成。

  今年说好的去云山县瞧热闹,这次是说什么都要去的。

  老袁氏早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