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暖场行动_大反派也有春天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温、腐蚀和高应力的高性能合金。”

  “所以?”片场安全主管,女游击队员艾琳笑问。

  “所以,‘好钢用在刀刃上’。第三帝国最好的合金都被用来制造虎式重型坦克了。市面上根本无从购买。”女发明家海蒂·拉玛的答案也在情理之中。

  自重56吨的虎式坦克用的是最先进的镍合金钢装甲,这也是德国在二战质量最好的装甲钢。虎式装甲的生产采用冷轧锻造工艺而非铸造。相对于铸造钢,冷轧锻造钢的强度特性更高,其致密程度大约提高6%左右。虽然虎式坦克的生产商在1944年向军队建议,为节省工时,加快坦克生产速度,就必须改为铸造钢工艺。陆军经过慎重考虑,以必须保证装甲质量为由,否决了这一建议。

  而同时期,于1943年12月15日投产的前苏联t-34/85坦克用弧光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可以击穿120毫米装甲,理论上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打穿正面装甲110毫米的虎1坦克。可实验证明t-34/85坦克不能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虎1坦克,苏联人在实验中发现,德国的装甲在同等厚度时的防护力优于苏联。德国的坦克手册里记载,“虎王(虎ii)坦克”在1000米距离上平均垂直穿甲厚度是175毫米,然而,苏联人用“虎王”攻击自己的坦克,发现在1000米距离上垂直穿甲可达203毫米!苏联t-34/85可以打穿120毫米的“苏联装甲”,而换成“德国虎式装甲”,t-34/85坦克根本打不出120毫米的厚度,最多只能击穿100毫米。所以在1000米距离上,t-34/85打不穿虎1。由此判定,t-34/85坦克要在700米距离上才能击毁虎1。

  苏联装甲名不副实原因是战争的突然爆发以及德军的迅速推进,使苏联失去了乌克兰包括锰矿在内的资源地区和工业中心,精压钢供应也一度中断。使用镍铬锰合金钢的苏联坦克,防护质量明显下降。加上生产计划紧迫,导致大量精简工艺,装甲钢的铸造技术缺陷,残存的气泡导致了装甲变脆。同样,镍是德国战略储备中的稀缺资源,二战后期德国坦克由于没有足够的稀有金属所以坦克装甲都采用渗碳工艺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表面硬化工艺。钢板表面硬化厚度可以达到20%到30%。同样的20毫米钢板如果是渗碳钢防护性能可以提高到26毫米左右,使用表面渗碳硬化装甲有一个缺陷就是在装甲硬度强化的同时其装甲韧性延展性大大降低,通俗说就是变脆。尤其是44年后期,许多装甲工艺下降的德国的坦克不是被盟国的反坦克火力击穿而是装甲大面积崩裂。

  二战时大量使用渗碳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