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七章 寿宴(3)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

  而一个没有诰命的命妇,按理来说,不该出现在这里。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了。

  六哥点名要请到宫中的包孝肃之子包绶之妻——她是文彦博的孙女。

  向太后于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出声:“陈国夫人。”

  六哥点了名,特旨推恩诏入宫中的人,自然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于是,刚刚要带着孙女落座的王氏连忙起身:“臣妾在。”

  所有人的视线也都汇聚了过来。

  向太后微笑着问道:“夫人身边的可是包孝肃公家的新妇?”

  王氏连忙拜道:“回禀娘娘,确是如此。”

  文氏也赶忙出来,再拜道:“臣妇文氏,再拜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向太后隔着帷幕,瞧了文氏好一阵,才赞道:“果是贤惠温婉,难怪连六哥都在本宫还有太皇太后面前称赞呢!”

  顿时命妇们开始交头接耳。

  文氏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臣妇不敢。”

  赵煦在这个时候,出来说话了:“夫人请起。”

  “朕听人谈起过夫人的贤惠。”

  “更听说过,永嘉郡君的贤德。”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这是赵煦今天晚上第一次发言,也是他第一次在朝中命妇们面前公开发言。

  顿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了。

  向太后在这个时候,适时的问道:“六哥何处此言呢?”

  “太母、母后……”赵煦看向两宫,道:“可能还不知晓吧。”

  “昔年,包孝肃公不幸去世,幼子绶年方五岁,仁祖怜之,授太常寺太祝,赏赐有加。”

  “然,幼子暗弱,家中无长……幸得长嫂永嘉郡君,极力扶持、抚养、教育长大……”

  顿时,整个殿中就沸腾起来了。

  对于那些不关心包家的人来说,这就是传奇故事了。

  因为在当今大宋,寡妇再嫁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守节?

  不好意思,虽然是有那么一股风潮在推动。

  但主流舆论,还是鼓励再嫁的。

  道理很简单——守节是食肉者的事情,自古就没有人要求女人也做到这一点。

  若有人想要妇人守节。

  别说士大夫们不答应了,赵官家也不会答应!

  女户?!

  得少生好几个孩子!

  于是,在大宋,单丁户、女户和赘婿是一个待遇。

  都是官府疯狂盘剥的对象。

  每次加税,首先会加在这些人头上!

  想躺平?没门!

  韩绛改革青苗法和免役法,就是拿着这些人和僧户动刀子,疯狂给他们上压力、加税。

  就是逼着这些人,做出选择。

  也正是因此,一个主动选择不改嫁,而是留下来,抚养年幼的小叔子,将之拉扯长大,教育成人,崔氏的形象,瞬间就丰满起来。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更是赞叹连连:“竟有如此贤妇。”

  “朝廷当要褒奖才是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