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七章 修正星图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方团队认识一番后开始互动交流。

  所谓交流,似乎是华夏团队考校国外同事的学识水平。

  艾德蒙在了解到本森的专业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对空间膨胀怎么理解?”

  本森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说:“宇宙空间膨胀的说法,是1929年由我国天文学家哈勃长期观测星空提出来的,他认为:

  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份,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如果把宇宙比作气球,我们蓝星和各个星体就如气球上的斑点。

  宇宙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就好像气球一样被吹的鼓胀起来。

  星体与其它各个星体之间的距离就不断拉远......”

  本森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一开讲就洋洋洒洒没完。

  说了大概五分钟后,艾德蒙打断了本森的讲解,问道:“宇宙膨胀速度是固定的吗?有人说距离我们越远的空间越是在加速膨胀,您怎么看?”

  陈立东也插嘴说:“我也非常好奇这个问题,您能详细给我科普一下吗?”

  本森喝了一口水,然后说:“这涉及空间膨胀率的问题,假设空间膨胀率为2,现在有一把长20米的尺子,在零刻度的位观察者看到10米刻度处退行速度是10米每秒,而20米刻度处的退行速度是20米每秒。

  所以结论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宇宙加速膨胀了,而且膨胀速度刚好和距离成简单的正比,也就是说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

  这似乎是一个很完美的结论,但得出这个结论其实是错误的,事实就是,20米处的点加速膨胀是相对于零刻度处的观测者而言的。

  但其中的膨胀机制是不变的,我的结论是宇宙膨胀率是保持不变的。

  而且,我们多年来的太空观测和宇航飞行实践也是被证实了的。”

  艾德蒙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然后问:“你们使用的哈勃常数是多少”。

  哈勃常数,是宇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值,也是天文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表达的就是宇宙膨胀的速度,宇宙膨胀速度的问题也是当前天文界最有争议的问题。

  哈勃在1929年发现星系退行速度与其距离存在着正比的关系,这就是哈勃定律。

  就在那一年,哈勃本人计算出了宇宙膨胀速度的第一个数值:h0=513km/s/mpc。

  这个数值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距离我们一百万秒差距的天体,它的退行速度是每秒513公里(一秒差距等于光年),或者理解为326万光年外的星系正以513公里每秒的速度远离我们。

  1931年,哈勃与另一位学者第二次测定这个数值为558,之后修订为526。

  1952年,哈勃常数修订为260;1958年哈勃常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