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锦衣卫算个屁啊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升?”

  “臣此次核查兵备,遵化卫指挥使刘锦堂纵敌养寇、劣迹斑斑,臣的意思是,把遵化、马兰峪、大安口、冷口关、龙井关,洪山口、龙门山的防务全部移交给武烈军,。武烈军将按照现有的编制,扩充为一个卫,六个独立千户所,所有军田、军户、匠户均纳入武烈军的管辖之下!”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微微有些不忍心的道:“这会不会有些不尽人情!”

  这哪里是升官,分明是甩包袱。

  遵化城两天失守,巡抚王元雅自杀殉国,要说不处理刘锦堂,满朝大臣都不答应,可是关键是刘锦堂已经死了而且是阵亡。

  但是,文官可不管你是不是阵亡,反正就是无能,必须严惩。

  就这样,满朝官员要裁撤遵化卫。

  现在的遵化卫,虽然人口拥有一万三千余户,不到三万人。正如后世段子里所说的那样,穷不过三代,大明的军队穷,地位低,除非是军户,万不得已,也不会把闺女嫁给穷军汉,所以在最鼎盛时期,遵化卫拥有四万九千余户,二十多万人。

  现在只剩最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这些军户和匠户,不是跑了,就是死了,反而军户是越来越少。

  在国朝立功之初的时候,大明的卫所还可以向朝廷缴纳军粮,现在反而要朝廷承担军饷,一进一出,等于是把至少五万人,五万余张嘴扔给刘明遇。

  对于刘明遇升官的事情,这事并没有在朝中受到抵制,因为大明的官员也非常聪明,刘明遇当然是一个好官员。

  首先他非常能打,建奴八个旗,正黄、镶黄、镶红、正蓝、正白有五个被他打过,无一例外,全部都在他手底下吃过亏。

  当时战争时期,很多消息传不过来,可是随着战争结束,很多犄角旮旯里的牛鬼蛇神都钻了出来,刘明遇的战绩,都成了公开的内容,被众官员和士绅反复讨论。

  其次是,把遵化府以及沿线三百里的长城防线交给了刘明遇,作为这个顶头上司刘之纶被分了权,虽然有点不甘心。

  可是,架不住文官集团眼红。

  没错,亩产三千多斤的土豆,这可是升官发财的利器,每个府和县的辖区都是基本上固定的,几万贫困人口,全部当成包袱交给刘明遇,在账面上看起来,辖区的数据就好看多了,更重要的是,没有这些贫困人口,治安压力会极大缓解了。

  其次是,有个能打的下属,那也安全不是?

  难道就指望着一群酒囊饭袋保护自己?从前建奴不会破关而入,只要辽东闹腾,战争离他们太远,他们感觉不到肉疼。

  现在,他们可是感觉到了切肤之疼。

  另外就是地方上的士绅与刘明遇暂时还没有爆发冲突,刘明遇带着一群穷鬼垦荒,据说已经垦荒了几十万亩,这可是一块大肥肉。

  要是吃了一口,那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