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以假伪真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的,母亲不同意了,孩子一定要由她和父亲一起管。父亲传下来的经里全都是他的道理,新经要有母亲的道理。西天去取经,应该取的并不是佛经,也不是后来的洋经,而是合母亲心意的经。东父西母,西王母,母亲的经才是要到西天取的经。

  理是天理,由理而成的德,是属于父亲的,德就是父亲大人。熊孩子不满意父亲,造了这家的反,以后不叫父亲大人了,要改叫母亲大人,这家要由母亲来作主。

  人的性情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持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的,这是父亲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由自在的,这是母亲的,就是好玩高兴,满足自己欲望。天理由父亲管着,性情则在各人心里,由母亲管着。父亲不断地用天理来夺人欲,在家里夺母亲的权,最后终于是闯出了大祸来。家改成母亲来管,不按天理,要让政权从人心。

  孩子的性情被夺了,不高兴,大人一看不住不是在家里闯祸,就是到外面惹事。这家教育好,一般不到外面闯祸,但架不住有人来闯门,有人在家里闹出事来。道理里只有天理,没有私欲,照着天理做事大家不乐意,政治对内对外就不牢靠。

  父亲夺母亲的权,孩子不高兴,那母亲夺了父亲的权,孩子就能开心吗?父亲是对外的,所以用他的道理来管家,母亲守家所以不能用她的道理,是一种平衡。父亲和母亲都满意,才能家合,才能万事兴。不能任性,一任性又成了有母亲没父亲,有地而无天。大家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受制度约束,就很难团结得起来。

  由流传下来的治家的传统,徐平猜测这个天下治理之道,应当是父母都心安。孩子们就来作伪,父亲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母亲要什么,也给她什么。

  扮演好伪君子,留住真性情,就是徐平欲让父母心安的治国道理。处理好外患,全力去通这个道理,在天下形成制度和道德,来实现长治久安。长治是让父亲满意,久安是让母亲满意,有天有地,家和万事兴。

  徐平来到这个世界只求一世富贵,最开始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等慢慢知道、明德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前世的经验告诉他,想要富贵,就要掌权,就要想办法去做官。参加科举考中进士,一步踏入官场,就向着《道德经》里的那个世界而去。他的心中没有任何天条,凡事要讲个道理,自己要弄明白,就一步一步拾阶而上。他选了这一条道路,其后就身不由己,只能一直走下去。不把他的道理通于天下,他于这个世界就只是一个过客,自己的爱恨情仇就一片虚无。假人也要做真,爱人是自己的爱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朋友和仇人同样是自己的。通不成道理,连这一世富贵都守不住。他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