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第120章_大明总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无论是怎样的群体,底层的人永远是占大多数的。

  京师的士人亦是如此。

  这些底层士人绝大多数只是耕读传家,每个家庭都是一座信息的孤岛,他们或许听闻过宁玦天坛怒骂陶仲文、宁玦伏阙承天门,但他们甚至不确定这两个宁玦是不是同一个人。

  更何况知道宁玦支持变法的京军将士们都在城外大营,哪怕城中有零星百姓知晓事情真相,在陶家这种力度的宣传面前也会变得微不足道。

  经宁玦这么一搅合,所有人看向陶大临的目光都带上了些许异样。

  因为他们也不确定陶家究竟是哪头的。

  “俺听说这个宁秉宪是个忠臣,应该不会变祖宗家法吧?”

  “忠臣一定是孝子,父死三年不改其志,这还真说不好。”

  “……”

  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的陶大临骤然起身,指着那牢头便斥责道:

  “胡言乱语!家父才是克忠守孝之臣!”

  而后陶大临骤然起身朝着周围的“百姓”拱手道:“宁逆混淆视听,还请诸位勿要轻信”

  “家父尸骨未寒,宁逆一日不除,陶某必每日前来问询!”

  宁玦的这一席话,直接打乱了陶大临的安排。

  陶大临只得倏然起身,带着吴时来朝着自家的京邸走去,而围在刑部衙门外的“百姓”也相继散去。

  来到自家京邸之后,陶大临才真正的感觉到了沧海桑田。

  就这么短短几日的光景,陶家是先衰而后起,刚一到街门处,门房便上前打开了街门。

  “公子,贵客们都来了。”

  陶大临微微颔首,学着自己老爹的模样径自走进了陶家依次见礼。

  “端甫,这位是……?”

  诸大绶闻言一笑,而后开口道:“这位是汉司徒袁召公之后,东宫侍讲学士袁炜。”

  “方才陶某入门便觉先生谈吐不凡,果名门之后。”

  袁炜连称“不敢。”

  “五柳先生、柘稽皆在列,我袁氏一门焉敢称名门。”

  袁炜的这个袁,便是汝南袁氏,也就是四世三公的那一家子。

  而诸大绶则是勾践之臣,越大夫诸稽郢之后,在这些名门里,也算是最久远的一支名门了,诸家也是靠着攀附陶家才有今日,为了攀附陶家诸大绶连自己的女儿都嫁给陶大临了,诸大绶只年长了陶大临三岁。

  不过日常互吹而已,众人也没有太在意。

  刚入门没走几步,陶大临便看到了远处那个大大的“奠”字。

  棺椁里放着的,则是从后厅中捡起来的陶师贤的骨殖,勉强拼出了一具尸体。

  陶大临的嘴刚一张。

  诸大绶便已然哭出了声。

  “呜呼哀哉,痛哉陶公!悲乎陶公!”

  看着诸大绶的表演,陶大临迟疑了片刻便也加入了进来。

  毕竟前几日诸大绶躲得有多远,陶大临比谁都清楚,诸大绶就差跟闺女直接断绝父女关系了。

  诸大绶一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