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5章 【星光行事件】_港岛家族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旧非常便宜。

  李兆基一向聚会默默的听着,但有时候也有非常聪明的言论:“1966年巅峰时香港是30000个单元落成,而1967~1969年的落成单元,估计非常少;而住宅的销量其实一直存在,而且是大于落成的,所以等这一波物业消化得差不多,应该会有起色。”

  当年虽然过剩几万个住宅单元,但自从银行挤提危机后,就没有人敢开新的项目,而由于房价大跌,其实购买的人不少,几乎都是刚需,或者是抄底的人。

  林志超也分析出,1969年的春夏之交,中低档住宅应该能恢复到55~70元,也就是1964年的水平。

  “有道理!”

  此时大家还不是很强烈的竞争对手,平常聚会也会讨论地产形势,大家各抒己见。但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地产迟早要恢复正常。

  至于愿不愿意抄底,那是个人的事情!

  此时的李兆基虽然是新鸿基的一员,但其实他也有自己的置业公司,可以拿私人的钱去抄底。至于郑裕桐,那可是资金比较雄厚。

  聚会结束后。

  郑裕桐在回去的路上,立即决定付诸行动,大量收购廉价的市区地盘。

  李兆基也下定决定,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打光,购买大量的廉价地盘。

  霍兴堂企业。

  飞艇泰来到办公室,立即叫来自己的高管凌汉伟。

  “阿伟,‘九龙商业大厦’的招租有没有进展?”

  九龙商业大厦,便是后世的‘星光行’,是飞艇泰集团和另外三个集团合资,组成九龙置地公司,于1961年开始投资兴建的,其股东除飞艇泰外,还有何赌神、何添、关启明、钟明辉等人。

  整栋大厦共投资3000万港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项十分大的地产项目。其中飞艇泰个人承担750万,即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其他三个财团也各占四分之一。但当中,九龙置地公司向汇丰银行贷款1000万元,这笔贷款以霍英东的名义担保。

  这幢大厦在1964年便已经竣工,位于尖沙咀海旁,位置极佳,初时有不少商户租用,其中一个较大的租户就是华艺公司。‘华艺’以经营华夏工艺品为主,有中资背景。

  “老板,情况不太好,你已经被英美政府封杀!”

  飞艇泰猛的站起身,不解的说道:“没道理啊!我在国外躲了半年多,又没有参与其中,他们为什么还追着我不放!”

  当初他就知道自己夹在两边一定很难做(他不赞成暴力,两边都是如此),便从出事的第二天便乘坐飞机前往英国,躲避麻烦。

  之后,他又去了法国、美国、加拿大等旅行;在这一点上,飞艇泰非常自信,自己去这些国家非常安全,不会被针对,毕竟这些国家是讲法制的。如果自己真被通缉,那么再香港也不会安全。

  凌汉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