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节兵部议军(3)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节兵部议军(3)

  得到皇帝的鼓励,奕山更是侃侃而谈,“皇上您看,日本的产粮大省有四处,分别是群马、山形、岐阜县和兵库县。其中山形县已经可算为我大清拿下,群马、兵库二县也在锋镝所指,唯有一个岐阜县地处内陆,不易获得;但仅此一县所产,要想全部供给百姓官民所需,未免杯水车薪;这还不必提日本人每年所产的粮米根本不足使用,很多时候都要从我大清购进。”

  “如今两国交锋,粮米通道早已断绝,故而奴才敢说,日本人一定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即便有一些存粮,也要紧着兵士步卒和达官贵人食用,百姓嘛,怕是只有喝风的份儿了。”

  听他用词粗鄙,朱洪章白了他一眼,“皇上,尚书大人说的极是,臣在军中所见,也大体如此。其中春秀等人攻占朝日城时,从府库中找出不少万石的米面,而百姓却分毫也得不到。后来臣问过,听他们说,这些粮食都是要作为军粮使用的。百姓根本休想过问,更不必提能够吃到嘴里了。臣想,凡此种种,我方不妨利用一二。”

  两个人的奏答让皇帝的心思有些飘忽,他们的意思很清楚,用怀仁之法善待百姓,则民心向背必定一目了然,但这种靠粮食或者其他惠徵招揽而来的百姓能够有多少,殊难把握,更不必提日本人的民族性决定了,恐怕更多的人最终的选择都是,即便饿死也断然不会做日奸的吧?因此,听起来很好,但实际做起来,却是难题多多。这还没有把运粮过海的成本计算在内呢!

  “此事不妥,但奕山的话也不能为错。倒不如变通一下:左右日本人粮食供应困难,就再给他们加加码!被俘虏的日本人中,选择那些不能干活的,一概驱赶出去,让他们到自己国家的首都去,剩下的青壮劳力全都留下来,在军中做活计。孩子,选择八岁以下的,尽数登船,把他们带回国内来,打散居住;女人嘛,同样办理,年纪大一些的,尽数驱赶,年纪稍轻一点的,就留在军中,干她们能干和该干的活计。”

  奕山只是一时开窍,听皇帝这样说话,又有些糊涂起来,怎么叫能干的,怎么又叫该干的?正要追问,朱洪章在旁边干咳了一声,于是他知道,老朱另有打算了。侧脸看过去,朱洪章脸上是欢喜和遗憾的神色,这是怎么回事?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六福上前半步,“万岁爷,时候不早,万岁爷也该回銮了。”

  皇帝点点头,“就这样,等过几天,奕山临走之前,递牌子进来,朕再和你说话。”

  山和朱洪章快步抢到门外,就地而倒,恭送御驾。

  出了兵部公衙之外,已经有乾清宫侍卫问讯而至,等候在街面上,六部官员跪得满地都是,看见他出来,碰头请安,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